
(1).金飾的帶嚼口的馬絡頭。 南朝 陳 祖孫登 《紫骝馬》詩:“飛塵暗金勒,落淚灑銀鞍。” 唐 白居易 《洛橋寒食日作十韻》:“連錢嚼金勒,鑿落寫銀罌。”《水浒傳》第一○一回:“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
(2).借指坐騎。 唐 韓翃 《送田倉曹汴州觐省》詩:“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風。” 宋 梅堯臣 謝绛 《希深本約遊西溪信馬不覺行過據鞍聯句》:“無由駐金勒,林表日光低。” 清 陸嵩 《新年作》詩:“開遍枝頭桃李花,暫扶殘醉停金勒。”
(3).借指騎馬的人。《白雪遺音·馬頭調·餞别》:“ 張生 上馬,車兒東去,馬兒西行,金勒望小姐, 鶯鶯 望 張生 ,凄凄涼涼心酸痛。”
“金勒”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解釋:
指金飾的帶嚼口的馬絡頭,即用黃金裝飾的馬具部件,用于控制馬匹。這一解釋在多個文獻中均有體現:
借指坐騎
通過“金勒”代指馬匹本身,常見于詩詞中。例如:
借指騎馬的人
通過馬具代指騎馬者,強調其身份或姿态。例如《水浒傳》中“金勒馬嘶”既描繪馬具,也暗示騎馬者的豪邁。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古詩文及權威詞典的釋義,可通過标注來源的網頁查看更完整例句。
金勒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黃金貝殼,也可以指代很小的金子。在古代文學中,金勒常常用來形容珍貴、寶貴的東西。
金勒的部首是金字旁,表示與金相關的事物。它有8個筆畫。
金勒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古文觀止》中的一篇詩,詩中寫道:“金勒微猷,幹祿敬修。”這個詞也出現在其他古代文學作品中,逐漸被人們所使用。
金勒的繁體字為「金勒」。
在古代,金勒的寫法可能會略有變化,但整體形式基本保持一緻。
1. 那個戒指上鑲嵌着一顆金勒,非常昂貴。
2. 他帶着一串金勒手鍊,展示了他的財富和地位。
1. 金色:指顔色像黃金一樣的。
2. 黃金:指最常見的貴重金屬。
3. 金貴:形容貴重而珍貴。
4. 金子:指黃金的一種通俗稱呼。
1. 寶貴:指非常珍貴的。
2. 珍貴:指非常稀有而寶貴。
3. 貴重:形容價值很高。
普通:指一般的,不珍貴的。
平凡:形容普通而不稀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