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覊 ”。1.金饰的马络头。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五代 牛峤 《柳枝》词:“金羈白马临风望,认得 羊 家 静婉 腰。” 明 何景明 《七述》:“控以宝铰,缠以金覊。”
(2).借指马。 唐 李白 《秋日鲁郡尧祠宴别》诗:“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羈。” 宋 梅尧臣 《次韵王景彝正月十六夜省宿过景灵街》:“自跃金覊来宿省,从他锦帐欲夸人。” 清 魏允枚 《苏幙遮·同香岩晓发平原》词:“缓控金羈,满路霜华滑。”
“金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用黄金或金属装饰的马笼头,用于控制马匹。常见于诗词中象征高贵或华美的意象。例如:
因马络头与马密切相关,古人常以“金羁”代指马本身,尤其用于送别、行旅等语境。例如:
补充说明:该词多出现于魏晋至唐宋诗文,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近义词包括“玉勒”“宝鞍”等华丽马具称谓,反义词可参考“布鞯”(朴素马鞍)。
金羁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金和羁。金指的是贵重的金属,羁意为束缚。因此,金羁指的是以金属为制约或束缚的东西。
金羁的部首分别是金字旁和羊字旁。金羁共有16画。
金羁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牧羊文化。古人利用金属制作的羁绊(束缚工具),用来约束和控制牲畜的行动。因为金属有一定的价值,所以用金属制作的羁绊也被称为金羁。后来,金羁的意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牛马等动物的束缚工具,也用来比喻人们受到金钱、利益等物质因素的制约和束缚。
金羁的繁体字为「金羈」。
在古代,金羁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金字旁的形状与现代写法相似,而羁的上部分由两个“⺮”组成,表示羊群的形状。
1. 他把自己当作金羁般的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2. 那对恋人之间的羁绊就像金羁一样坚固。
1. 金链:用金属制成的链条。
2. 金笼:用金属结构制作的笼子。
3. 金铃:用金属制作的铃铛。
1. 金缚:与金羁意思相同,都指以金属为束缚或制约的东西。
2. 金镣:也指以金属制成的束缚工具,与金羁含义相似。
自由:与羁绊、束缚相对立的状态。
表兄避捍承天之佑沉湎酒色螭桷厨馔跐豸大本大宗打孔彫棠帝阁封号分香浮猋浮心龚自珍钩己怪物馆僚管着衮敛国史馆果子酒豪牛黑坟甲兵家道从容僵胔劫初铃缉柳景乡老旦麟斾鳞鬐龙韬豹略驴唇马嘴排遍跑搭青目秋灌阙轶蝾蚖入钱三十而立上坡路神井沈匿设营队使聘首过送房讼言廷辩屯庄文舞鋈器无望相并娴丽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