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缉柳的意思、缉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缉柳的解释

编柳叶以为书。一说用杨柳木片以代竹简。形容勤学苦读。《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缉柳。”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 孙敬 到 洛 ,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止母,然后入学,编杨柳简以为经。” 五代 李瀚 《蒙求》:“ 文宝 缉柳, 温舒 截蒲。” 清 唐孙华 《寿座主讲学仇先生二十六韵》:“缉柳编春课,燃松续夜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缉柳(又作“缉柳编”或“缉柳成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典故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收集柳木简牍编缀成册,后引申为勤勉著书或编纂文献的艰辛过程。以下从词典释义、典故溯源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字面本义

    “缉”意为收集、编缀,“柳”指柳木制成的简牍(古代书写材料)。合指将散乱的柳木简片编连成册,形成书籍。

    例:古人无纸,以柳木为简,缉而成册。

  2. 引申义

    比喻刻苦著书或整理文献的勤勉精神,强调创作过程的艰辛与毅力。

    例:学者缉柳成编,十年不辍。


二、典故溯源

此词典出《战国策·秦策三》,记载战国学者苏秦事迹:

“苏秦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

后人结合“编柳成书”的记载,将苏秦“锥刺股”的勤学与“缉柳”的文献整理相融合,形成典故。

(来源:《战国策》卷三·秦策一)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缉柳,谓编次柳简以为书。后用以形容苦学著书。”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第9卷)

  2. 《太平御览·学部》

    引晋代虞溥《励学》:“夫学者,犹种树也……缉柳编蒲,专勤为贵。”

    (来源:宋代类书《太平御览》卷六百七)


四、现代用法与延伸


引用文献

  1.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汉语大词典》第9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太平御览》卷六百七·学部(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缉柳”是一个汉语词汇,存在两种不同的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比喻追寻/搜寻

  1. 基本含义
    由“缉”(追捕)和“柳”(柳树)组合而成,字面意思是“在柳树下追捕”,比喻追寻、搜查的动作,常用于描述追捕逃犯或寻找目标的过程。

  2. 典故来源
    据传古代有官员在山林追捕逃犯时,通过观察柳树下的痕迹成功抓获目标,后人以此引申为“执着追寻”的代称。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形容追查线索、搜查目标等行为,例如:“警方连夜缉柳,终破此案。”


二、形容勤学苦读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学者用柳叶或杨柳木片编成书简(代替竹简),比喻刻苦学习、勤奋钻研的精神。

  2. 文献出处
    出自《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中“编蒲缉柳”的记载,以及五代李瀚《蒙求》中“文宝缉柳”的典故,均以“缉柳”指代治学态度。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褒奖他人勤学,例如:“他缉柳多年,终成一代大儒。”


两种解释的关系

两种含义来源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埃昏罢短柏夭抱景觇见成佛传重畜锐带班胆壮气粗盗塞搭棚迭绮坻隤断絶地阏积附载高难錧鎋寒疠荷蕖黄酱黄粱一梦混扰甲兵检俭减压解员集枯决渎攫为己有拘瘿老僧入定怜悯零用账露告南家甯武子搦战棚户坪台铺床耆率青葙起讫善非深隍时日曷丧实学霜锸水注剔骨土地规划推案餧食象犀相勖先赀小舍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