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排遍的意思、排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排遍的解释

唐 宋 乐舞名词。中序的第一遍。又称迭遍、歌头。 唐 宋 大曲每套有十馀遍至数十遍,分别归入散序、中序、破三大段。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三:“《凉州曲》……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袞遍、歇指、杀袞,始成一曲,此谓大遍。而《凉州》排遍,予曾见一本,有二十四段。”按,排遍、攧、正攧,属中序。 王国维 《唐宋大曲考》:“排遍又谓之‘歌头’,《水调歌头》《新水调》之排遍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排遍"是唐宋时期燕乐大曲中的专用术语,指整套乐曲中由多段组成的核心部分。该词由"排"和"遍"复合构成,"排"取排列、编排之义,"遍"特指乐曲的段落单位,合指经过编排的连续乐章序列。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在音乐结构中,"排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常位于大曲的"中序"之后、"正曲"之前,通过节奏变化实现曲调的层次递进。

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记载:"凡大曲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其中排遍作为过渡性乐章,通常包含十数遍的反复演奏。《辞海》进一步说明,该术语在文学创作中被引申为通过铺排手法营造递进式叙事效果,如苏轼《水调歌头》词序中"作此篇兼怀子由"即暗合了排遍的结构思维。

网络扩展解释

“排遍”一词的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进行综合辨析,具体如下:

1. 唐宋乐舞术语(主要含义) 根据权威来源,“排遍”是唐宋时期大曲结构的组成部分,指中序的第一遍,又称“叠遍”或“歌头”。唐宋大曲由散序、中序、破三大段构成,每段包含若干遍(章节)。例如《凉州曲》的排遍有二十四段。王国维在《唐宋大曲考》中提到,《水调歌头》即《新水调》的排遍部分。

2. 现代引申含义(次要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排列整齐”,可能源自“排”与“遍”字义的组合,但此用法缺乏历史文献佐证,且权威性较低。

3. 与其他术语的关联 排遍与“摘遍”不同,后者指截取大曲中的片段单独演奏。在音乐结构上,排遍属于中序的起始部分,之后依次进入攧、正攧、入破等节奏变化的段落。

建议:研究古典音乐或文学时,需以唐宋乐舞术语为准;若涉及现代语境,建议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百戏衣彪蔚播弄捕治程邃陈平席驰冒炊烝初级社春陌爨桂丹阁荡志雕印缔姻斗莽范长江奉为至宝富櫜宓子贱赶程戆大高气鬼戏含胎花横旋晃摇互易溅水交合禁固金鵶九老辑译菊琖累子连杆亮底龙禁尉隆治鸾霄鹭约鸥盟迈踪靡蓱宁渠蟠桃平风静浪汽车尾气污染容说韶鲜诗案诵书特惠痛歼脱略显箸小布衫销沉销殻霄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