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le] 鲸的俗称
(1).鲸的俗称。《文子·上仁》:“ 老子 曰:鲸鱼失水,则制於螻蚁。”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明 李东阳 《春兴》诗之三:“翠笼鸚鵡空愁思,碧海鲸鱼几岁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顾八奶奶 ﹞走起路来,小鲸鱼似的。”
(2).指形状如鲸鱼的撞钟杵。《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 薛综 《西京赋》注曰:‘海中有大鱼曰鲸。’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于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按,《后汉书·班固传下》引此文, 李贤 注曰:“鲸鱼谓刻杵作鲸鱼形也。” 汉 张衡 《东京赋》:“天子乃抚玉輅,时乘六龙,发鲸鱼,鏗华钟。”
关于“鲸鱼”的词义解释,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可总结如下:
哺乳动物属性
鲸鱼是对鲸目动物的统称,属于海洋哺乳动物,具有哺乳纲的典型特征:胎生、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约35.5℃),并通过乳腺哺育幼崽。其进化历程可追溯至约5500万年前的陆生哺乳动物祖先。
分类学划分
鲸目分为两大亚目:
体型与结构
鲸鱼是现存最大的动物,最大种类(如蓝鲸)体长可达30米,体重近200吨。流线型身体、鳍状前肢、退化后肢骨片及水平尾鳍适应海洋生活。
特殊器官
名称由来
“鲸鱼”是俗称,源于其外形似鱼,但科学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古汉语中“鲸”字从“鱼”部,反映了早期认知局限。
与鱼类的区别
鲸鱼用肺呼吸、胎生、恒温,而鱼类用鳃呼吸、卵生、变温。两者演化路径不同,鲸鱼的“鱼形”为趋同进化结果。
生态作用
鲸鱼在海洋生态中扮演关键角色,如蓝鲸通过垂直迁移促进养分循环,虎鲸作为顶级掠食者维持食物链平衡。
保护现状
因历史捕鲸和海洋污染,多种鲸鱼濒危。国际公约已禁止商业捕鲸,但栖息地破坏仍是主要威胁。
如需更完整的分类列表或保护政策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如、11)。
《鲸鱼》是一个汉字词组,指的是鲸类动物。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鱼部和魚部。具体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鲸:鱼(钩)、里(丶)、一(丨)、巛(㇏)、力(乀)共14画。
鱼:魚(点)、三(亅)共七画。
《鲸鱼》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有趣,它以形状决定了它的名称。鲸类动物身体呈纺锤形,有鱼的外形和鱼类的水禽类似,所以被称为鲸鱼。
在繁体字中,鲸鱼的写法为「鯨魚」。
古时候汉字写法稍有不同,「鲸」在古代也写作「鯨」,「鱼」也写作「魚」。
以下是一些包含《鲸鱼》的例句:
1. 我们在海边看到了一只巨大的鲸鱼。
2. 鲸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
组词:
1. 鲸鱼油
2. 鲸鱼骨
3. 鲸鱼肉
近义词:
1. 鲸类
反义词:
1. 鱼虾
2. 海豚
总结:《鲸鱼》指的是鲸类动物,拆分部首和笔画为鱼部(钩)+ 魚部(点)、来源于鲸类的外形和鱼类的特征。在繁体字中写作「鯨魚」,古代写法为「鲸(鯨)」和「鱼(魚)」。一些相关的词组有鲸鱼油、鲸鱼骨、鲸鱼肉等。与《鲸鱼》意思相近的词汇有鲸类,相反的词汇有鱼虾和海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