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格揭帖,悬赏的告示。《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王 府里自出赏揭,报信者二千贯,竟无下落。”
“赏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来源区分:
悬赏告示(主流解释)
根据等来源,“赏揭”指古代官府或权贵发布的悬赏文书,即“赏格揭帖”。例如《二刻拍案惊奇》中“王府里自出赏揭”即指悬赏告示。该含义多见于明清小说,结构上“赏”对应悬赏,“揭”指公开张贴的文书。
成语“赏揭”(少数来源记载)
提到该词为成语,解释为“通过欣赏揭示事物真相”,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是对字面义的误读。
建议注意:
若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遇到“赏揭”,通常应理解为第一种含义;若需引用成语,建议核查更多权威文献。两种解释的差异源于不同时代和语境的使用习惯。
赏揭是一个汉字词语,由“赏”和“揭”两个字组成。它通常指的是揭示某物的内在价值或者隐藏的真相。
赏揭的第一个字为“赏”,它的部首是走(贝)字旁,由11个笔画组成。
赏揭的第二个字为“揭”,它的部首是手,由12个笔画组成。
赏揭这个词语的来源比较模糊。有一种说法是源自《尚书·洪范》:“欲明凤凰者不抱子矣。”意思是想要展示出凤凰的美丽,就不能将它握在手中。这里的揭就是展示、揭示的意思。
繁体字的赏揭是「賞揭」。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中,赏揭的“赏”字写为象形字,形状像一个人拿着东西;“揭”字也是象形字,形状像一个手从下面抬起来。
下面是一些使用赏揭的例句:
1. 他深入调查,终于赏揭了真相。
2. 这部纪录片向观众赏揭了人民英雄的英勇事迹。
3. 每个人都有赏揭真相的权利。
与赏揭相关的组词有:揭示、揭露、赏识等。
与赏揭近义的词语有:发现、揭开、挖掘等。
与赏揭反义的词语有:隐藏、掩盖、保密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