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螳螂拒辙的意思、螳螂拒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螳螂拒辙的解释

犹螳臂当车。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及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称其智昏菽麦,识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苇,临戎贾勇犹螳螂之拒辙。此所谓厚颜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螳螂拒辙(拼音:táng láng jù zhé)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释义

比喻自不量力,试图以微弱力量对抗强大事物,必然失败,与“螳臂当车”意义相近。


详细解释

  1. 来源与典故
    出自唐代刘知幾《史通·载文》,原文描述战争中以弱抗强的行为如同“螳臂之拒辙”,讽刺不自量力的厚颜之举。

  2. 结构与用法

    • 语法:主谓式结构,多作宾语或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 反义词:量力而行、审时度势。
  3. 引申含义
    强调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时,盲目对抗只会导致失败,常用于劝诫人认清形势、避免无谓牺牲。


常见误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原文,可参考《史通·载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语解析

《螳螂拒辙》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比喻不知变通,僵守旧有的办法,坚持错误的做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螳螂拒辙》的部首拆分为:虫 (chóng) 和车 (chē)。

《螳螂拒辙》的总笔画数为:21画。

来源

《螳螂拒辙》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讲述了一只螳螂为了拒绝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勇敢地企图阻挡大象前进的轮子,结果被碾压而死。

繁体字

《螳螂拒轍》是《螳螂拒辙》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螳螂拒辙》的古汉字写法如下:

螳蟥拒轍

例句

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方法,总是螳螂拒辙,从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相关词语

组词:螳臂当车、顽固不化、排山倒海、执迷不悟、独树一帜。

近义词:僵化、守旧、迂腐、固执、顽固。

反义词:知变通、灵活、开明、柔韧、变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