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京縣的意思、京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京縣的解釋

國都所轄之縣。泛指京畿。 唐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胡騎潛京縣,官軍擁賊壕。”《新唐書·食貨志一》:“自畿内徙畿外,自京縣徙餘縣,皆有禁。” 明 楊慎 《垂楊篇》詩:“蒼涼苑日籠燕甸,縹緲宮雲覆京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京縣”是一個曆史地理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京縣”指國都直接管轄的縣,屬于京畿(都城周邊)地區的行政區劃。例如唐代杜甫詩句“胡騎潛京縣,官軍擁賊壕”中的“京縣”即泛指都城周邊。

二、曆史沿革

  1. 秦漢至南北朝
    秦朝始置京縣,屬三川郡,因臨近京水得名(今河南荥陽一帶)。北齊天保七年(556年)廢縣,轄地并入荥陽縣。
  2. 清代實例
    清代有大興縣和宛平縣兩個京縣,轄區覆蓋北京城區。大興縣衙署位于安定門南,宛平縣衙署設于地安門外。此外,奉天府(今沈陽)也設有一個京縣。

三、引申含義

在特定語境下,“京縣”可代指官員的職位調動或升遷,如成語“京縣遷官”。但這種用法較為少見,主要含義仍圍繞地理行政單位。

四、相關遺存

河南荥陽的“京城古城址”是原京縣所在地,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如需更完整的行政區劃演變,可參考《新唐書·食貨志》《清史稿》等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京縣》的意思

《京縣》是一個中國地名,在古代中原地區的一種行政區劃。它指的是距離京師(古代中國的首都)較近的縣城。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京縣》的拆分部首是“⻏”。它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京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行政制度。古代中國的首都經常更疊,所以需要建立離首都較近的縣城以便管理。于是,設立京縣成為一種常見的行政制度。繁體字“京縣”在正式場合及在台灣地區仍被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可能會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書寫《京縣》。例如,有時候會将“縣”寫成“縣”。這種變化是因為不同曆史時期和地域的影響。

例句

1. 京縣是古代中國首都的轄區之一。

2. 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京縣,現在發展成了一座大城市。

組詞

京城、縣城、京都、縣政府

近義詞

華縣、都縣、上京

反義詞

邊疆、外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