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京畿的意思、京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京畿的解释

[capital city and its environs] 国都和国都周围的地方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详细解释

国都及其行政官署所辖地区。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遂建 许都 ,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北齐书·封述传》:“迁 世宗 大将军府从事中郎,监京畿事。” 明 沉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寓京畿委巷,涤器壚旁,招商来往。”《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借口 义和 ,联军麕聚,锋鋭所向,既已蹂躪 京 沽 ,喋血京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京畿是汉语中表示国都及其周边直辖区域的历史地理概念,由“京”与“畿”复合构成。《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京”指帝王都城,“畿”为国都周边千里范围。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商颂》的“邦畿千里”,后逐渐演变为中央政权直接管辖的核心区域。

从制度演变看,西周确立“王畿”制度,以镐京为中心划定五百里范围;汉代设置“三辅”管理京畿地区,包含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行政单位;唐代将京畿政区命名为“京兆府”,辖境包括今西安及关中二十余县。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京畿”特指顺天府(今北京)及北直隶地区,形成“畿辅”治理体系。

现代汉语中,“京畿”仍保留双重含义:一是历史语境中泛指古代王朝都城辐射区,如《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将“京畿道”定义为唐代监察区;二是当代国际汉语使用范例,如韩国现行“京畿道”行政区延续了该词的政区命名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京畿”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īng jī,指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是古代政治、军事和文化的核心区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词义:
    京畿由“京”(国都)和“畿”(都城周边地区)组成,合指都城及其邻近区域。
    例如,清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提到的“视学京畿”,即指在都城附近视察教育。

  2. 历史来源: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周代的“王畿”,指周天子直接统治的成周、镐京等区域。东汉时期正式出现“京畿”一词,如潘勗《册魏公九锡文》中“造我京畿”,指许都(今河南洛阳、郑州一带)。


二、历史演变与具体范围

  1. 唐代:
    长安周边分为“京县”(赤县,归京城管辖)和“畿县”(旁邑),合称京畿。
    唐代还设有“京畿道”行政区,宋代延续为“京畿路”。

  2. 其他朝代:

    • 东汉:京畿指洛阳及周边郑州、许昌等地。
    • 清代:京畿范围包括北京及直隶省(今河北一带)。
  3. 现代延伸:
    韩国至今保留“京畿道”行政区划,指首尔(汉城)外围地区。


三、功能与意义

京畿地区在古代承担以下作用:


四、常见误区的澄清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左忠毅公逸事》等文献,或查阅唐代、清代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览...

败北暴钞鉢帒沧江朝衣东市虫孼穿小鞋代本啖说达扬點花牌低唱浅酌地物斗储藩捍拊循告贷公办海鲜槐铉花项会务婚配活动气儿祸母虎瘦雄心在见惯不惊凯奏筐篚寮宰卖帐瞑工贫竈钱包侨吴起根由头碛历三尺桐上路哨哨射服深崄使物使主霜鹭说理文死且不朽松窗袒露讨吃鬼讨要唾余土窑子望天盆挽溜午桥侮食相凌象繇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