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台名。在 建章宫 北, 汉武帝 时建。亦名“井干臺”。《史记·孝武本纪》:“乃立 神明臺 、 井干楼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属焉。” 司马贞 索隐:“《关中记》‘宫北有 井干臺 ,高五十丈,积木为楼。’言筑累万木,转相交架,如井干。”亦省称“ 井干 ”。《文选·班固<西都赋>》:“攀 井干 而未半,目眴转而意迷。” 李善 注:“《汉书》曰: 武帝 作 井干楼 ,高五十丈,輦道相属焉。” 唐 陶举 《花萼楼赋》:“ 秦皇 祈年 之观, 汉武 井干 之楼,在纵骄而彼得,岂兴奇而我儔。”
“井干楼”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一座著名楼台,其解释可综合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井干楼是西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北侧建造的高层建筑,别称“井干台”。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其高度达“五十余丈”(约合115米),通过“辇道”与其他宫室相连,体现了汉代皇家建筑的恢宏。
作为汉代标志性建筑,井干楼不仅是工程技术的体现,也象征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与统治者的追求。其建筑形式对后世楼阁设计有深远影响。
如需更完整的文献引用或考古研究,可参考《史记》《汉书》及汉代宫室研究专著。
《井干楼》是一个汉字词组,它指的是一种古代建筑物,通常是指位于井旁边的一座楼阁。
《井干楼》的拆分部首是“井”、“干”和“木”,其中,“井”字是表示井的意思,“干”字表示木材,“木”字表示木头。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字总表》统计,总共有13画。
关于《井干楼》的来源,目前尚无确切的文献记载。
《井干楼》的繁体字为「井乾樓」。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可能有些变体写法。不过对于《井干楼》这个词组,目前无法确定古代的汉字写法。
1. 这座井干楼是古代皇宫中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2. 传说中的井干楼常常是仙人们修炼的地方。
3. 我们在井干楼旁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仪式。
1. 井塔
2. 干栏
3. 楼阁
1. 井旁楼
2. 井畔阁
3. 井边房
1. 井外楼
2. 干旁阁
3. 楼边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