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虿尾的意思、虿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虿尾的解释

(1).虿的尾部。虿尾末端有毒钩。比喻毒之所在。《左传·昭公四年》:“ 郑子产 作邱赋。国人谤之,曰:‘其父死於路,己为蠆尾,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 杜预 注:“谓 子产 重赋,毒害百姓。”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诗:“曾经触蠆尾,犹得凴熊轩。”

(2).借指蝎子。 清 曹寅 《题朴仙画<五毒图>》诗之二:“老蟇皤腹不避人,蠆尾爬沙白昼出。”

(3).即虿发。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戏赠》:“细看卷蠆尾,我家真栗蓬。”参见“ 蠆髮 ”。

(4).比喻书法上的“趯”笔。亦泛指书法遒劲。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龙管润霜,游兹蠆尾。” 清 陈维崧 《刘逸民隐如》诗:“蠆尾与银钩,错落铺黄绢。”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传卫》:“家擅银钩,人工蠆尾。”参见“ 蠆尾银钩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虿尾"(chài wěi)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本义与比喻义
    指蝎子的尾部,因末端有毒钩,常被用来比喻毒害或危险所在。例如《左传·昭公四年》记载,郑国子产推行赋税改革时,百姓以"虿尾"讽刺其政策如蝎毒般伤人。唐代杜牧《昔事文皇帝》中"触虿尾"也暗喻政治风险。

  2. 借指蝎子
    可直接代指蝎子本身,属于借代用法。

  3. 虿发
    该词有时与"虿发"相关联,但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可能指如蝎尾般卷曲的发型或发饰。

  4. 书法术语
    在书法中特指"趯"笔(捺笔的钩挑部分),形容笔法遒劲有力,如蝎尾般刚健。


建议:若需深入探究典故,可查阅《左传》相关篇章或唐代诗文注解;研习书法时,可结合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中的趯笔技法体会其笔意。

网络扩展解释二

《虿尾》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蚯蚓的尾巴。它由“虿”和“尾”两个部分组成。 “虿”字的部首是“虍”,总共有6画。它在古代常用作蝎子的意思,也可以指其他有毒的昆虫。同时,“虿”也是“螯”的异体字。 “尾”字的部首是“尸”,总共有7画。它表示身体末端的部分,可以指物体的尾巴或动物的尾巴。 《虿尾》一词的来源不太明确,可能是古时人们用来形容蚯蚓的尾巴。 在繁体中,虿尾的写法仍然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中,“虿”字有多种写法,如“蠆”、“蠆蝦”等。而“尾”字在古代写作“沩”,形状稍有不同。 以下是一个使用《虿尾》的例句: 他抓住了一只虿尾,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回土壤中。 与《虿尾》相关的组词有: 虿身(蚯蚓的身体),尾巴(动物的后部分)等。 与《虿尾》近义的词语有: 蚯蚓尾巴、虫尾等。 与《虿尾》相反的词语是: 头部、前端等。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