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台名。在 建章宮 北, 漢武帝 時建。亦名“井幹臺”。《史記·孝武本紀》:“乃立 神明臺 、 井幹樓 ,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 司馬貞 索隱:“《關中記》‘宮北有 井幹臺 ,高五十丈,積木為樓。’言築累萬木,轉相交架,如井幹。”亦省稱“ 井幹 ”。《文選·班固<西都賦>》:“攀 井幹 而未半,目眴轉而意迷。” 李善 注:“《漢書》曰: 武帝 作 井幹樓 ,高五十丈,輦道相屬焉。” 唐 陶舉 《花萼樓賦》:“ 秦皇 祈年 之觀, 漢武 井幹 之樓,在縱驕而彼得,豈興奇而我儔。”
“井幹樓”是漢武帝時期建造的一座著名樓台,其解釋可綜合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井幹樓是西漢武帝在長安建章宮北側建造的高層建築,别稱“井幹台”。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其高度達“五十餘丈”(約合115米),通過“辇道”與其他宮室相連,體現了漢代皇家建築的恢宏。
作為漢代标志性建築,井幹樓不僅是工程技術的體現,也象征武帝時期國力強盛與統治者的追求。其建築形式對後世樓閣設計有深遠影響。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引用或考古研究,可參考《史記》《漢書》及漢代宮室研究專著。
《井幹樓》是一個漢字詞組,它指的是一種古代建築物,通常是指位于井旁邊的一座樓閣。
《井幹樓》的拆分部首是“井”、“幹”和“木”,其中,“井”字是表示井的意思,“幹”字表示木材,“木”字表示木頭。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字總表》統計,總共有13畫。
關于《井幹樓》的來源,目前尚無确切的文獻記載。
《井幹樓》的繁體字為「井乾樓」。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可能有些變體寫法。不過對于《井幹樓》這個詞組,目前無法确定古代的漢字寫法。
1. 這座井幹樓是古代皇宮中最宏偉的建築之一。
2. 傳說中的井幹樓常常是仙人們修煉的地方。
3. 我們在井幹樓旁邊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儀式。
1. 井塔
2. 幹欄
3. 樓閣
1. 井旁樓
2. 井畔閣
3. 井邊房
1. 井外樓
2. 幹旁閣
3. 樓邊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