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荆钗的意思、荆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荆钗的解释

(1).荆枝制作的髻钗。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 唐 李山甫 《贫女》诗:“平生不识绣衣裳,閒把荆釵亦自伤。” 明 潘绂 《老女吟》:“无端忽听邻家语,笑整荆釵独闭门。”参见“ 荆釵布裙 ”。

(2).借指贫家妇女。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荆釵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元 房皞 《贫家女》诗:“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釵有令名。”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词:“零落而今,累汝荆釵伴藁砧。”

(3).指《荆钗记》。 元 柯丹丘 作。现今流传者多为 明 人改本。写 宋 王十朋 与妻 钱玉莲 双双拒绝权贵威逼,夫妻忠贞相爱的故事。 清 李渔 《比目鱼·发端》:“ 刘旦 生来饶艷质, 谭生 一见钟情极,默订鸞凰人不识。遭母逼……演《荆釵》,双双沉溺。”按,此谓重演《荆钗记》故事,形容双方爱情真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荆钗”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字面含义
    指用荆条制成的发钗,是古代贫寒妇女常用的简易头饰。如唐代李山甫《贫女》诗中“閒把荆釵亦自伤”,明代潘绂《老女吟》“笑整荆釵独闭门”,均体现了其朴素特征。

  2. 借代引申
    因荆钗为贫家女子所用,逐渐演变为对贫寒妇女的代称。宋代范成大诗句“荆钗劝酒仍祝愿”,元代房皞《贫家女》“德耀荆釵有令名”,均以此指代勤俭持家的女性。

  3. 文学戏剧指代
    特指元代柯丹丘创作的南戏《荆钗记》,现存多为明代改编本。该剧讲述王十朋与钱玉莲拒绝权贵胁迫、坚守忠贞爱情的故事,是古代婚恋题材经典剧目。

注:以上释义综合了多个来源,其中《荆钗记》的剧情细节可参考等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荆钗》的意思

《荆钗》是指古代女子在婚姻矛盾或不幸遭遇时,所使用的一种自杀的武器或道具。具体指一种形似发箍的金属头饰,上面镶嵌有尖锐的荆棘,用于刺穿头部来自杀。

拆分部首和笔画

《荆钗》这个词的部首是“茲”(zī),同时它也是一个独立的部首,叫做茻(mǎng)。拆分成部首和偏旁的结构是:茻+釒。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荆钗》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的《警世通言》一书中。它是描述古代女性在婚姻困境中的无奈与绝望,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地位的压抑和束缚。

繁体

《荆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荊釵」。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与现代有所不同。《荆钗》在古时候的写法为「荊鈒」。

例句

1. 她戴上了一副华丽的荆钗,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妖娆动人。

2. 姑娘们常常用荆钗来象征对爱情不幸的绝望,这种形象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

组词

荆棘、钗子、花钗、金钗、头钗、玉钗。

近义词

头箍、头环、头饰。

反义词

花翎、玉簪、发髻。

别人正在浏览...

爱鸟周败将残兵别悰避雷线拨脚城墙吃白酒出号楚牧胆大心粗电光朝露隄塘端本正源短檝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梵坊防御使犯夜番易覆讲棍成横戈红扎黄庭教慧籙火奴鲁鲁架把迦拘勒谨衞蹶泄开觉看门空穴来风涟而廉纤陵轣鹿门麻木漫不加意凝集千兵旗的曲圣宂懦塞尺三令节洒然释梵手灵耸惥坛位桃腮推想图像处理为政雾会无间可乘相伯仲详说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