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荆钗的意思、荆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荆钗的解释

(1).荆枝制作的髻钗。古代贫家妇女常用之。 唐 李山甫 《贫女》诗:“平生不识绣衣裳,閒把荆釵亦自伤。” 明 潘绂 《老女吟》:“无端忽听邻家语,笑整荆釵独闭门。”参见“ 荆釵布裙 ”。

(2).借指贫家妇女。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分岁词》:“荆釵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 元 房皞 《贫家女》诗:“持身但如冰雪清,德耀荆釵有令名。” 清 陈维崧 《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词:“零落而今,累汝荆釵伴藁砧。”

(3).指《荆钗记》。 元 柯丹丘 作。现今流传者多为 明 人改本。写 宋 王十朋 与妻 钱玉莲 双双拒绝权贵威逼,夫妻忠贞相爱的故事。 清 李渔 《比目鱼·发端》:“ 刘旦 生来饶艷质, 谭生 一见钟情极,默订鸞凰人不识。遭母逼……演《荆釵》,双双沉溺。”按,此谓重演《荆钗记》故事,形容双方爱情真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荆钗(jīng chāi)是汉语中具有文化意蕴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用荆木枝条制成的发钗,属于古代劳动妇女常用的简易头饰。《汉语大词典》记载“荆”为山野常见灌木,质地坚韧,贫家常取作器物;“钗”是两股簪合成的首饰,为古代女性固定发髻的工具。

二、词源演变 该词最早见于《列女传》,其中记载春秋时期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的故事,后逐渐形成固定搭配。北宋《太平御览·服用部》具体描述其形制:“荆钗以荆枝为之,妇女贫俭者所用。”

三、文化内涵 荆钗作为传统意象,承载着三重象征意义:

  1. 物质层面:体现古代劳动妇女的朴素生活状态,如《红楼梦》中李纨“竹篱茅舍自甘心,岂效绮罗着荆钗”;
  2. 精神层面:象征妇女的贤德品格,元代杨维桢有诗赞“荆钗布帛见贞心”;
  3. 婚姻象征:旧时用作平民女子婚嫁的代称,《幼学琼林》载“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荆钗裙布,实琴瑟之祥”。

四、相关成语 “荆钗布裙”被收入《中国成语大辞典》,形容妇女装束朴素,出自《太平广记》卷三二引《玉堂闲话》:“有女荆钗布裙,能宁淡泊。”该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仍作为常用语保留。

五、古籍参考 相关记载可见于《后汉书·逸民传》《艺文类聚·人部二十》等典籍,《辞源》第三版第1472页有专门词条考释,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收录其详细用法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荆钗”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释:

  1. 字面含义
    指用荆条制成的发钗,是古代贫寒妇女常用的简易头饰。如唐代李山甫《贫女》诗中“閒把荆釵亦自伤”,明代潘绂《老女吟》“笑整荆釵独闭门”,均体现了其朴素特征。

  2. 借代引申
    因荆钗为贫家女子所用,逐渐演变为对贫寒妇女的代称。宋代范成大诗句“荆钗劝酒仍祝愿”,元代房皞《贫家女》“德耀荆釵有令名”,均以此指代勤俭持家的女性。

  3. 文学戏剧指代
    特指元代柯丹丘创作的南戏《荆钗记》,现存多为明代改编本。该剧讲述王十朋与钱玉莲拒绝权贵胁迫、坚守忠贞爱情的故事,是古代婚恋题材经典剧目。

注:以上释义综合了多个来源,其中《荆钗记》的剧情细节可参考等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欸乃曲安服百枝背义负信本誓本小利微薄晓卜簭撤版筹历垂拱而治触物除用辞辇催切大干得着点募电子音乐调职烦号匪难焚牧复蹈前辙寡鹤瓜片黄莞江畿吉特巴乩语极正拘急钧牌君子儒老着脸躐进裂组面决木堤凝寂逆运泼无徒仆从锵铿清深青雉寝衣穷幽极微全免润浃属统贪仕通核退保忘味僞命武直相辅虾女下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