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梵文的意译。佛教经典的一大类。与律藏、论藏合称三藏。《华严经·净行品》:“自归於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博寻经藏,搜採註説;条别流分,各以类附。”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嘆夜来风雨催衣葬,洗心仔细翻经藏。”
(2).寺院存放佛经处。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凡有欲分亡苾芻物,律具广文……所有经典章疏皆不应分,当纳经藏。”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被甲律仪,下帷经藏。”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到经藏北,法堂西,厨房南面,鐘楼东里。”
经藏是佛教术语,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定义与地位
经藏(梵文Sūtrapitaka)是佛教三藏(经、律、论)之一,主要记录释迦牟尼及其弟子的说教,以及与佛法相关的言行著作。其梵文名“Sūtra”原意为“线”,象征佛法能贯穿一切深义,故又称契经(上契佛理,下契众生之机)。
内容与功能
经藏涵盖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例如四谛、缘起等,被视为修行者智慧的源泉。《华严经》中提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强调其指导修行的作用。
历史与分类
经藏由释迦牟尼弟子口传整理而成,后随佛教传播分化为不同体系的经典,如汉传佛教的《大藏经》、南传佛教的巴利语经藏等。
经藏也指寺院中专门收藏佛经的场所。例如唐代文献记载,僧人圆寂后,其经典需统一收纳于经藏,而北朝时期的冯亮曾建佛塔经藏保存典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经典或历史案例,可参考佛教词典或寺院藏经阁文献。
《经藏》是指佛教经典的集合。这些经典包含了佛陀的教诲,涵盖了佛教的各个方面,如教理、修行方法、戒律等。经藏在*********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视为指导修行和了解佛法的宝贵资料。
《经藏》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一是“⻌”,表示“走”的意思;二是“⼠”,表示“人”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3画。
《经藏》这个词源于汉语,由这两个字组成。它起源于古代中国佛教的翻译和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分类方法。这套分类方法将佛教经典按照内容和主题进行归类,形成了不同的部派和不同的藏经。这些经典被整理编纂成为佛教经藏。
《经藏》这个词的繁体字是「經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经藏》的古代写法为「經蔵」,字形中的一些线条和结构与现代写法略有差异。
1. 学佛人应该常常研读《经藏》中的经典。
2. 《经藏》中收录了许多条理清晰、权威的佛教经典。
经书、藏经、经典
佛经、佛书、佛典
非经、俗书、儿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