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不勤的意思、四体不勤的详细解释
四体不勤的解释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词语分解
- 四体的解释 ∶指人的四肢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详细解释.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 清
- 不勤的解释 .不勤劳,不劳苦。《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管子·大匡》:“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左传·襄公四年》:“以德绥戎,师徒不勤。”.不尽,不穷竭。《老
网络扩展解释
“四体不勤”是汉语成语,通常用于批评脱离劳动、懒散敷衍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四体指人的四肢(头、手、脚、身体),不勤意为不劳动、懒散。合指四肢不劳动,脱离实际生产活动。
- 引申义:形容人懒散、好逸恶劳,缺乏实践能力或生活常识。
二、出处与典故
- 原始出处:出自《论语·微子》。孔子弟子子路向一位老农询问孔子去向,老农反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连四肢都不劳动、五谷都分不清的人,怎能称为老师?)。
- 文化背景:反映了古代儒家对劳动实践的重视,强调知识与行动结合。
三、语法与用法
- 词性:主谓结构,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常见搭配:常与“五谷不分”连用,批评脱离实际、缺乏常识的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例句与近反义词
- 例句:
- “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四体不勤,好逸恶劳。”(刘绍棠《瓜棚柳巷》)
- “新一代青年不应四体不勤,而需全面发展。”
- 近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反义词:孜孜不倦、不辞辛劳。
五、扩展知识
- “五谷”指代:稻、黍、稷、麦、豆,是古代农业社会的核心作物。
- 现代启示:该成语至今仍用于提醒人们重视劳动实践,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论语》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的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四体不勤》的意思
《四体不勤》是指一个人四肢不勤奋、懒散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缺乏努力,行动迟缓,不肯用功。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四体不勤》的拆分部首是四和身,笔画共计13画。
来源
《四体不勤》出自《论语·述而第五》:“如有周行而不过者,虽执鞭之,如不正行:吾视之犹拇指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走路迈步不过正,则即使执着鞭子来鞭打他,他的行走依然如同拇指短小而无力。这里将步子不准确比喻为“四体不勤”。
繁体字
《四体不勤》的繁体字为《四體不勤》。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人们写《四体不勤》时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略有不同,具体的变化为:四体不勤→四體不勤。
例句
他整天懒散无为,四体不勤,从不好好学习。
组词
懒散、迟缓、不肯用功、行动迟缓。
近义词
懒惰、懒散、懒洋洋。
反义词
勤奋、努力、积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