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治的意思、讨治的详细解释
讨治的解释
惩治。《书·皋陶谟》“天讨有罪” 唐 孔颖达 疏:“天又讨治有罪,使之絶恶。”《艺文类聚》卷五六引 汉武帝 等《柏梁诗》:“皇帝曰:‘日月星辰和四时。’ 梁王 曰:‘驂驾駟马从 梁 来’……大司农曰:‘陈粟万硕杨以箕。’执金吾曰:‘徼道宫下随讨治。’”
词语分解
- 讨的解释 讨 (討) ǎ 查究,处治:检讨。 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索取:讨还(俷 )。 求,请求:讨教(刼 )。讨饶。 惹:讨厌。讨人喜欢。 娶:讨老婆
- 治的解释 治 ì 管理,处理: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整理:治河。治水。 惩办:治罪。处(?)治。 医疗:治病。治疗。医治。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治蝗。治蚜虫
网络扩展解释
“讨治”是一个汉语词汇,结合搜索结果,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 词义:指通过行动来解决问题或治理不良现象,核心含义是“惩治”或“追究处理”。由“讨”(追求、声讨)和“治”(治理、解决)组合而成,强调主动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2.来源与演变
- 古籍引用:最早见于《书·皋陶谟》中“天讨有罪”,唐代孔颖达注解为“天又讨治有罪,使之绝恶”,体现了“惩治”的原始语境。
- 构词分析:据《说文解字》,“讨”从言、寸,本义为用言论和法度处治;“治”则指管理、整顿。两字结合后,词义更偏向通过规范手段解决问题。
3.用法与语境
- 适用场景:多用于描述对罪行、混乱或社会问题的处理,如“徼道宫下随讨治”(出自《柏梁诗》),指对违法行为的追究。
- 现代延伸:可引申为对复杂事务的系统性整顿,如“讨治环境污染”。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惩治、治理、整肃、究办。
- 反义词:纵容、放任。
“讨治”是一个兼具动作性和目的性的词汇,强调通过主动行动解决问题。其含义从古代“惩治有罪”延伸至现代广义的“系统性治理”,常见于书面或正式语境。如需更详细古籍例证,可参考《艺文类聚》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讨治
讨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包含了“讨”和“治”两个字。
拆分部首和笔画
“讨”字的部首是言字旁,它由11个笔画组成。
“治”字的部首是氵,它由8个笔画组成。
来源
讨治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中。它的意思是追求消除错误或不良状况,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纠正和改善。
繁体
在繁体字中,“讨治”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是,“讨治”这个词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太大变化。
例句
1. 他们讨治了那个问题,使得团队变得更加和谐。
2. 这位医生能够有效地讨治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组词
讨求、讨论、治疗、治愈等。
近义词
纠正、改正、调理、矫正。
反义词
容忍、纵容、忍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