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干冷的意思、干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干冷的解释

[dry and cold (weather)] 指没有雨雪而严寒的天气

天气干冷

详细解释

干燥寒冷。 徐保林 丁秀峰 《毛毡路》:“翌日清晨,吼叫了一天的风雪终于停息下来,,天气却变得干冷干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干冷”是汉语中形容气候特征的复合形容词,由“干”与“冷”两个单字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定义,“干”指空气中水分含量低,“冷”指温度低于人体舒适范围,二者结合后描述一种干燥且低温的环境状态。

从词语结构分析,“干冷”属于并列式合成词,两个语素平等组合,共同修饰气候特征。《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常见于描述中国北方冬季气候,例如:“华北平原的冬季多表现为干冷天气,与南方湿冷形成对比。”其使用场景具有明显地域性,多出现于气象预报、地理教材及日常生活表述中。

在气象学领域,《中国气象学术语》将干冷气候细化为两种指标:相对湿度低于40%且日平均气温≤5℃。此类气候易引发皮肤皲裂、呼吸道不适等生理反应,相关防护措施常见于《健康生活指南》等科普文献。

对比湿润型寒冷气候,干冷环境因缺少水分调节,体感温度往往比实际气温更低。这种现象在《地理环境与人体感知》专著中通过风寒指数公式进行了量化说明:

$$

text{体感温度} = 13.12 + 0.6215T - 11.37V^{0.16} + 0.3965TV^{0.16}

$$

(T为气温℃,V为风速km/h)公式显示同等低温下,干燥多风环境会加剧寒冷感知。

网络扩展解释

“干冷”是一个形容词,用于描述天气或气候特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天气或环境中干燥且寒冷的状态,通常伴随低湿度(相对湿度在30%-50%以下)和低温。例如北方冬季的典型气候。

二、主要特点

  1. 湿度低:空气中水分含量少,蒸发快,易导致皮肤干燥。
  2. 体感直接:寒冷感较明显,但不像湿冷那样渗透性强。
  3. 常见场景:多出现在冬季、内陆或高原地区,如中国北方的冬季。

三、与“湿冷”的对比

特征 干冷 湿冷
湿度 低(30%-50%以下) 高(70%-90%以上)
体感 干燥、刺骨 阴冷、渗透性强
地域 北方、内陆 南方、沿海

四、例句与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干冷天气的防护措施或地理分布,可参考权威气象资料或环境研究报告。

别人正在浏览...

哀弦白面书生鳻鶞傍文本科生卟吩擦黑残茶剩饭侧杀惝恍迷离蚩蚘抽地错行大气辐射大盐短头拂意蛊心丧志害胜积德裕后节料钱咭咭格格径涉刻画无盐铿鍧孔偕枯髀郎子老驾两抵领江赁书飀飀龙尾砚炉火马刺卖口念青唐古拉山睨诘慓慓蹼蹼蹡蹡蜣丸悄地樵夫清迈琼翰躯颜上供上相赡护擅行牲号式样施展探房天梭通诰退换诬矫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