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民纲的意思、民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民纲的解释

民众处世的准绳。 宋 余靖 《从政大箴·清箴》:“政为民纲,清本士节。”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民纲”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可综合权威资料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历史渊源

构成与字义

应用场景

补充说明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文献考据,可查阅《从政大箴》或《明夷待访录》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民纲

民纲(mín gāng)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由“民”和“纲”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民”字的部首是“氏”,它含有5个笔画;“纲”字的部首是“纟”, 它含有7个笔画。

来源

《民纲》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卫风·氓》一篇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凡今之人,或将饥渴。”其中“民纲”指的是人们的生活规律和常态。

繁体

《民纲》的繁体字是「民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有时会将“纲”字写作“綱”字,但在现代汉字书写中,这两个字已经没有区别。

例句

1. 社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民纲。 2. 坚守法律是维护社会民纲的基础。

组词

民主、民众、纲领、纲要、纲目

近义词

民德、民规、人伦

反义词

无纲、乱象、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