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媒的意思、龙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媒的解释

(1).《汉书·礼乐志》:“天马徠龙之媒。”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言天马者乃神龙之类,今天马已来,此龙必至之效也。”后因称骏马为“龙媒”。《晋书·庾亮传论》:“马控龙媒,势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伤河中使君修撰陆公》诗之二:“ 皖城 初得故人诗,叹息龙媒踠壮时。”

(2).喻俊才。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伯乐 多谢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养。” 唐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静主桂林省试》诗之二:“只为 雄 文工《羽猎》,故教絶域访龙媒。”

(3).指土龙。迷信者用土制成龙状,以为可招诱真龙来降雨。 北周 庾信 《和李司录喜雨》:“临河沉璧玉,夹道画龙媒。” 倪璠 注:“《新论》:‘ 刘歆 曰:致雨具作土龙。龙见者輒有风雨,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

(4). 唐 御马厩六闲之一。《新唐书·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一曰飞黄,二曰吉良,三曰龙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媒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寓意的复合词,其含义随历史演变逐渐扩展,以下从词典学角度分述其核心义项:

一、古代核心义项

  1. 良马的代称

    最早见于《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古人认为天马(西域宝马)与龙属同类,获天马即象征招引神龙的媒介,故以“龙媒”代指骏马。唐代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中“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狮子花”亦延续此意,描述名马风采。

  2. 人才喻指

    唐代科举制度兴盛后,“龙媒”引申为才德出众的贤士。宋代《太平御览》引《北梦琐言》称举子中第者为“登龙媒”,喻其如骏马般承载国家振兴之望。

二、现代衍生含义

当代语境中,“龙媒”常用于比喻两类对象:

三、文化意象溯源

“龙媒”词义演变与中华文化中“龙马精神”一脉相承,既保留对物象(马)的推崇,又融入对人才与社会关系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汉语词汇“以物喻人”的典型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龙媒”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骏马
    源自《汉书·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颜师古注引应劭解释:“天马象征神龙,天马出现则预示真龙将至。”因此,“龙媒”成为骏马的代称。例如宋代王安石诗句“叹息龙媒踠壮时”即用此意。

  2. 喻指才俊
    唐代文献中常以“龙媒”比喻杰出人才。如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提到“龙媒间出,麟驹挺生”,高适诗中亦用“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表达对贤才的敬重。

  3. 指土龙(求雨工具)
    古代迷信中以土塑龙形,用于祈雨。北周庾信《和李司录喜雨》中“夹道画龙媒”即描述此习俗。

  4. 唐代御马厩分类
    唐代御马厩分为“六闲”(六类),其中“龙媒”为之一,专养珍贵马匹。

二、现代引申义

现代语境中,“龙媒”可比喻传递信息的媒介,如形容传媒工作者或技术工具。但此用法为现代扩展,传统含义仍以骏马、才俊为主。

三、总结

“龙媒”一词融合神话、历史与文化,既体现古人对龙与马的崇拜,也反映对人才的重视。其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古典文献中多指骏马或贤才,现代则偶用于传媒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薄层饱朔边禁贬身鼻窦驳骝不覊不齐诚信瞋詈齿育出夫摧辱地震区断指发奠芳茗负餱公何乖中光晃诃藜棒呵卵火钻嫁祸于人叫应噭噪经济规律进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掘穴均分控鹤括囊守禄拦路楞冲礼成廪赡梅花菊内幕嵌窦权变锋出赡缛声词蜃卫世国实望诗逸四集提案天路腆默投营图报翫物诬托诡挂相几小暑析毫剖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