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注的意思、水注的详细解释
水注的解释
(1).文具名。专供注水于砚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制成。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与此同购者, 商 爵一, 汝窑 水注一。”《花月痕》第九回:“﹝ 秋痕 ﹞瞧那桌上的一个白玉水注,两三个古砚……乱堆在靠窗这边。”参阅 宋 龙大渊 《古玉图谱·文房部》、 明 高濂 《遵生八笺·水注》。
(2).《水经注》的省称。 清 恽敬 《<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 秦 权 汉 尺,以为质古;《山经》《水注》,以为博雅。”
词语分解
- 水的解释 水 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汉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称。水库。水利。水到渠成(喻条件成熟,事情就会顺利完成)。水可载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笔。墨
- 注的解释 注 ù 灌进去:注入。注射。大雨如注。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注视。注目。注意。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 记载,登记:
网络扩展解释
“水注”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一、文房用具
指古代研墨时用于向砚台注水的器具,又称砚滴或水滴。
- 材质:多为玉石、陶瓷、铜器等制成,部分造型精美兼具艺术价值。
- 功能:通过小孔控制水流,避免过量注水影响研墨。
- 历史:宋代文献已有记载,明清时期工艺更为精巧,如宣德年间出现青花瓷水注,部分受阿拉伯文化影响。
二、《水经注》的省称
在文献中,“水注”有时指北魏郦道元所著地理名著《水经注》。例如清代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中“《山经》《水注》”即指《山海经》与《水经注》。
补充说明
作为成语时,“水注”形容水流喷涌之态,如瀑布或气势磅礴的场景。该用法现代较少见,更多保留在古籍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房水注的造型演变或《水经注》相关内容,可参考历史文献或博物馆藏品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水注》是一个表示水流倾注的动作词组。其中,“水”是表示液体的一种自然资源,而“注”则表示倾注、流淌的意思。因此,“水注”的意思是水流倾注或液体流动的行为。
《水注》的字形组成是由“氵”和“主”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液体;而“主”则表示动作的主体。从字形上看,这个词也很形象地描述了水的流动情景。
《水注》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常见,可以在诗词、小说、文言文等文学作品中找到。在一些描写水流动的场景中常常会出现这个词。
在繁体字中, 《水注》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由于汉字的演变和书写规范的改变,古代写法会有变化。然而,对于《水注》这个词来说,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上和现代写法相同。
以下是几个例句:
1. 暴雨过后,大街上的雨水溢满了排水沟,水注向下游。
2. 淘米的时候,小孩子会满怀兴奋地看着清水注入锅中。
3. 古代文人常常在山水间行走,欣赏山水之美,感叹山水之精彩,常会有诗句以《水注》为写作灵感。
别人正在浏览...
暗虫白猿翁鄙暗碧襕不抵事残寒楚檮楚醪辞见班等第抵啎愕愕迩英匪民锋生拊式覆亡无日坩贝罗贵伙还卭合德合击圈鹤林玉露红蕉侯服后厅徽政讲亭假饶睫毛究陈宽谨联合战线辽西走廊岭阪隆功龙碛命犯蓂荚片儿乔躯老七诰三太颯洒失宜逝者如斯水物顺道讼鬼松实叨教獭爪脱兔挖垫王典晚籁相国向应陷行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