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惨慄的意思、惨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惨慄的解释

1.悲痛之极。 汉 王褒 《九怀·思忠》:“感余志兮惨慄,心愴愴兮自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慄。”

2.寒极貌。《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 王冰 注:“惨慄,寒甚也。”《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凝冰惨慄,而不能凋欵冬之华。” 明 归有光 《畏垒亭记》:“寒风惨慄,木叶黄落。” 清 方文 《九日铜陵阻雨》诗:“前去 吴江 天惨慄,昨归 京口 路凄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惨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极度的悲痛
    指内心极度哀伤、痛苦,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

    • 汉代王褒《九怀·思忠》中“感余志兮惨慄,心愴愴兮自怜”,表达作者内心的悲怆。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描述“颜色惨慄”,形容人物因悲痛而面色凄惨。
  2. 形容极其寒冷
    多用于描绘天气或环境的酷寒,例如:

    • 《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强调冬季北风的凛冽。
    • 晋代葛洪《抱朴子》提到“凝冰惨慄”,突出严寒中冰的刺骨感。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仿古语境。其双重含义均通过具体意象(如寒风、冰霜、人物神态)传递情感或环境特征,具有鲜明的文学表现力。

网络扩展解释二

惨慄

惨慄(cǎn lì),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非常可怕或非常恐怖。它形容一种令人非常害怕、不寒而栗的感觉。

拆分部首和笔画

惨慄的偏旁部首是"心"(xīn),它有4个笔画。

来源

惨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形容一些恐怖的场景或惊悚的情节,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

繁体

惨慄的繁体字为「慘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稍有不同,"慄"的古字形为「戾」,其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字相同。

例句

1. 在那片惨慄的森林中,我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

2. 这部恐怖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惨慄印象。

组词

惨烈、慄然、悲惨、凄惨

近义词

恐怖、可怕、可惧、骇人、惊悚

反义词

欢乐、愉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