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伎倆的意思、伎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伎倆的解釋

(1) [trick]∶手段;花招

這是他們慣用的伎倆

(2) [technique]∶技藝;本領

見他伎倆,飛馬6*報太祖。——明·佚名《英烈傳》

詳細解釋

(1).技能;本領。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流業》:“蓋人流之業,十有二焉……有伎倆。” 劉昞 注:“錯意工巧。” 唐 貫休 《戰城南》詩之一:“ 邯鄲 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明 康對山 《述隱》曲:“愧無伎倆佐 虞 唐 ,堕落在兒曹細黨。” 柳亞子 《論詩六絕句》:“一卷生吞 杜老 詩,聖人伎倆隻如斯。”

(2).手段,花招。 元 劉時中 《端正好·上高監司》套曲:“吞象心腸歹伎倆,谷中添粃屑,米内插粗糠。”《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俦》:“大尹喝退 高贊 ,喚 尤辰 上來,駡道:‘弄假成真,以非為是,都是你弄出這個伎倆!’”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妖婦進資甚巨,而貪婪無厭,鬼蜮伎倆,愈出愈奇。”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什麼曾祖手裡傳下來的,什麼舊契所載都圖一點不差,明明是一派胡說,敲詐的伎倆!”

(3).猶言狡詐。《金6*6*梅詞話》第二十回:“我駡你句真伎倆,媚人狐黨,衝一片假心腸。”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伎倆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伎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正當的手段、花招或騙術,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手段與花招

    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不正當或狡猾的方法。

    例:識破敵人的陰謀伎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598頁。

    查看詞條(注:此為商務印書館官網部分公開内容)

  2. 技能(古義)

    古代亦指技藝、才能,但現代已較少使用此義。

    例:《人物志》載:“伎倆之材,司空之任。”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1035頁。


二、詞源與演變


三、現代用法與辨析


四、權威例句

“這些看似高明的伎倆,終将在事實面前暴露無遺。”

——《人民日報》2023年1月評論文章

原文鍊接(注:此為《人民日報》電子版存檔)


參考資料全文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4.
  3. 王力.《古漢語字典》. 中華書局, 2000.
  4. 李行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網絡擴展解釋

“伎倆”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字源


二、基本含義

  1. 中性含義(古義):
    • 技能、本領:如《英烈傳》中“見他伎倆,飛馬報太祖”;
    • 三國時期劉劭《人物志》将其列為十二種才能之一。
  2. 貶義含義(現代主流):
    • 不正當手段或花招:如“騙人的伎倆”“卑鄙伎倆”;
    • 隱含狡詐、欺騙性,如《金瓶梅》中“真伎倆,媚人狐黨”。

三、與“技巧”的區别


四、使用注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證或方言用法,可參考《英烈傳》《人物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省變色龍謿讛逞惡醇淡春牛圖鉏煙粗誕厝身擋調大仰爬腳子等號電透丁身豆比鬥筍額額蜂勞蝶嚷覆埋梗棘讙嗷鬟雲徽風慧根揃壞階緒飓母郡襲開曉來龍兒栗斯龍涎龍骧鳳矯龍章秀骨漏箭密親墨汁木帝南北宅内奸霓衣農作物片斷牆進黔驢技盡柔舌潤筆資獅子術書袠田場廷逆體無完皮土崗徒奴托孤帷燈匣劍威震天下握風捕影沃燋先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