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谓象因有了珍贵的大牙而招致捕杀。后以“象齿焚身”比喻以财宝招祸。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一回:“正是:山木自寇,象齿焚身。恫哉 李督 !死不分明。”
“象齿焚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总结如下:
成语强调财富与风险并存,提醒人们需低调谨慎,避免因露富或贪图利益陷入危机,4,。
《象齿焚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自作自受,自食其果,自招灾祸。
下面是有关这个成语的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象(虍,虍字旁),齿(齒,齒字旁),焚(火,火字旁)身(自身,身字旁),共计18画。
来源:
《象齿焚身》最早见于《后汉书·贾充传》,其中写道:“齐右将军曹圉与贾汪俱受破贼,汪奔命,圉东保,虏欲索二儿,积极不予。汪由是得免。汪家所居室。中颇悬军旗。圉难行。割其旗取义,亦尝令儿参军薄若。及为盗所得,欲斩之,如郅阳侯所愿。君且自作自受,景光可见。“该文是形容曹圉自作自受,自招灾祸。
繁体:
《象齒焚身》为繁体字,写作《象齿焚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作“象齿焚身”,没有简化字的出现。
例句:
1. 自作自受,他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他的象齿焚身。
2. 如果你继续冒险,只会越陷越深,最终只能是象齿焚身。
组词:
象征、齿轮、焚化、自身。
近义词:
罪有应得、报应不爽。
反义词:
善有善报、行善积福。
鲍谢北京林业大学宾附冲飙酬功给效酬纳春闺道价打野伐谋泛声根植公斤顾嘴函首耗斁厚貌深辞讳言见银交市嘉属节取畿辅捐瘠距度星菊花峻雅馈携联盟吏毕雒雒慢欺脑袋女牢排弃皮裳汧陇亲上加亲琼琯欺上压下嚷叫闰双深察沈滞歙砚使嗾疏客顺辰说起曹操,曹操就到澍意诵叹条绪通缛讬躯违教物阜民安闲頠县尹小毛公斜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