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蹐局的意思、蹐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蹐局的解释

局促;拘束。 南朝 梁 刘潜 《为安成王让江州表》:“六轡沃若,不策玄黄之马;九成轮奂,无求拥肿之材。何则,蹐跼之路已穷,梁栋之用斯闕。”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自愧山野不文,颇形蹐跼。”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如姬 愈平淡自若, 信陵君 仍蹐跼无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蹐局"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代文献用例进行解析。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经典文献,其释义如下:


一、单字释义

  1. 蹐(jí)

    《说文解字》释为"小步也",即轻而谨慎地行走,引申为因畏惧而行动拘谨。如《诗经·小雅·正月》:"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核心义:形容行走时脚步轻缓、小心翼翼的状态。

  2. 局(jú)

    通"跼",意为弯腰屈身,表蜷缩、拘束之态。《玉篇》注:"局,曲也。"《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核心义:身体蜷曲不舒展,喻指因压抑而行动受限。


二、合成词"蹐局"的语义

"蹐局"为同义复合词,强调因恐惧或压迫而极度谨慎、畏缩不前的状态,常见于描述人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姿态。其核心含义为:

行动时极度小心,身心拘束,不敢舒展,隐含对外部压力的强烈畏惧。

文献例证

  1. 《诗经·小雅·正月》(核心出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汉代郑玄笺注:"局(跼)者,天高而有雷霆,不敢不曲身;蹐者,地厚而有陷沦,不敢不累足。"

    解读:诗人借"局""蹐"描写百姓在暴政下如履薄冰的生存状态,后世由此凝练为"蹐局"一词。

  2. 《汉语大词典》释义:

    "形容戒慎恐惧,蜷缩不敢妄动。"

  3. 王力《古汉语字典》:

    "蹐局:形容行动小心,局促不安。"


三、文化内涵与延伸

"蹐局"承载中国古代社会对生存困境的隐喻,常见于描述政治高压、社会动荡中人的心理状态。其衍生成语"局高蹐厚"(亦作"跼高蹐厚")进一步强化了在天地之间无处容身的压抑感,如《后汉书·仲长统传》:"局高天,蹐厚地,犹恐有镇厌之祸也。"


权威参考来源

  1. 《诗经·小雅·正月》(中华经典古籍库)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商务印书馆)
  4. 《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纸质文献为准,电子版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学术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

“蹐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蹐局”意为局促、拘束,形容人因受限制或心理压力而无法舒展的状态。例如郭沫若在《虎符》中写道:“如姬愈平淡自若,信陵君仍蹐跼无言”,即用此词刻画人物的拘谨。

  2. 构词分析

    • “蹐”:本义为小步行走,引申为谨慎、畏缩之态。
    • “局”:会意字,从“口”从“尺”,表示用规矩法度约束言行,故有“限制”“狭隘”之意。两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调因受束缚而行动或心理上的不自在。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特定文学或学术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局”字的演变及构词逻辑,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字源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迫岸限褊匮不死国参贺柴瘠翠管厝念戴白担隔夜忧愓悍登举斗饮反俘風潮构栏彀率勾头光赤净杆惯技过岁汉壁鸿爪雪泥槐安国讲画交扇矫治菁藻救荒卷心菜蹶蹙烂醉羸北列索鹿头关眉目没卫木羽青帘清凉居诠才末学取别曲蘖仁义容覆善应剩余产品税产漱腴私支贪愞天南海北亡亲完守捰袖揎拳五美向去衔勒屑骨燮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