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蹐局的意思、蹐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蹐局的解釋

局促;拘束。 南朝 梁 劉潛 《為安成王讓江州表》:“六轡沃若,不策玄黃之馬;九成輪奂,無求擁腫之材。何則,蹐跼之路已窮,梁棟之用斯闕。”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阿稚》:“自愧山野不文,頗形蹐跼。”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如姬 愈平淡自若, 信陵君 仍蹐跼無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蹐局”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蹐局”意為局促、拘束,形容人因受限制或心理壓力而無法舒展的狀态。例如郭沫若在《虎符》中寫道:“如姬愈平淡自若,信陵君仍蹐跼無言”,即用此詞刻畫人物的拘謹。

  2. 構詞分析

    • “蹐”:本義為小步行走,引申為謹慎、畏縮之态。
    • “局”:會意字,從“口”從“尺”,表示用規矩法度約束言行,故有“限制”“狹隘”之意。兩字組合後,詞義疊加,強調因受束縛而行動或心理上的不自在。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特定文學或學術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局”字的演變及構詞邏輯,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蹐局》的意思

《蹐局》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行走時腳步不穩定,邁步困難或受到阻礙的局面。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蹐局》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足」和「局」。其中,「足」是表示腳的意思,「局」表示困難、難處的意思。

根據漢字的筆畫順序,「足」部分有7個筆畫,「局」部分有7個筆畫。

來源

《蹐局》最早出現在《逸周書·融光》篇中,原文為「蹐然未遊,合紹蹐局」。後來偏義複字「蹐局」逐漸被引申為行走時腳步不穩定,困難重重的局面。

繁體

《蹐局》的繁體字為「踖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蹐局」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寫法為「蹐轚」。

例句

1. 他因為腳傷行動不便,常處于一種蹐局之中。

2. 這項任務對我們來說充滿了蹐局,但我們會努力克服困難。

組詞

- 解蹐:解除困難,擺脫險境。

- 局蹐:腳步跌跌撞撞,困難重重的情況。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阻滞、阻礙、困境、難關。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順利、輕松、暢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