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畟畟的意思、畟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畟畟的解释

锋利貌。《诗·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毛 传:“畟畟,犹测测也。” 孔颖达 疏:“以畟畟文连良耜,则是利刃之状,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 朱熹 集传:“畟畟,严利也。”一说,深耕貌。 马瑞辰 通释:“ 胡承珙 曰:‘《尔雅》:深,测也。《説文》:测,深所至也。畟畟、测测,皆状农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测。’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尔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状其入地之深。” 清 钱谦益 《龚府君墓志》:“畟畟良耜,蔼蔼蓬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畟畟(拼音:cè cè)是一个古代汉语形容词,主要用于形容农具锋利、耕作精巧的状态,引申为农事勤勉精良的样子。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释义与用法:


一、基础释义

  1. 形容农具锋利

    指耜(古代农具)等耕作器具锐利的状态。

    出处:《诗经·周颂·良耜》:「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汉语大词典》释为「锋利貌」。

  2. 形容耕作精巧勤勉

    强调农耕时动作利落、细致入微,引申为农事勤勉精良。

    例证:汉代王充《论衡》:「耕者畟畟。」《古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形容耕作精细」。


二、字源与结构分析


三、古籍用例与语境

  1. 《诗经·周颂·良耜》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

    译文:锋利的良耜,始耕于南亩。

    解析:此处「畟畟」直接修饰农具,突出其锐利,象征农耕效率(《毛诗正义》卷十九)。

  2. 汉代《论衡·率性篇》

    「耕者畟畟,播种者慎。」

    解析:形容农夫耕作精细认真,与「慎」字呼应,强调农事态度。


四、文化内涵

「畟畟」浓缩了古代农耕文明对生产工具的重视与勤勉精神的推崇,常见于歌颂农事的文献,反映农业社会的核心价值。


五、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创作。如需引用,建议结合《诗经》《论衡》等原典语境,以保持释义权威性。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卷第1183页。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178页。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7页。

网络扩展解释

“畟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见于《诗经·周颂·良耜》中,原句为:“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本义溯源
    “畟”字由“田”与“人”构成,本指农具插入土地的形态。“畟畟”叠用后,特指农具(如耒耜)锋利的状态,形容耕作时农具轻松切入泥土的利落感。

  2. 语境延伸
    在《诗经》中,“畟畟良耜”既是对农具的写实描写,也暗含对农耕顺利、丰收在望的祈愿。后世文学作品中偶见用此词比喻事物推进的高效顺畅。

  3. 读音标注
    该词读作cè cè(现代汉语拼音),属仄声叠韵词,发音短促有力,与农事劳作的节奏感相呼应。

由于“畟畟”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研究或文学化表达中。如需深入理解,建议结合《诗经》注疏或古代农事文献进行拓展阅读。

别人正在浏览...

爱钱如命安息贝玑辨口陈结叱责除例窜取促音搭缠大请大受点缺阇婆达缝合风走份子附赘刚卯宫户恭让沟灌寒雅河滨后间黄冕宦竖回舲混元角目寄费籍名辑穆经程锦片前程九世之仇决流口里匡山逵途郎才女姿临深履尾利途论裁卖国求荣内虚凝曜趫揵契繻乳跽三良骚杂声文顺遵遂成铁如意通远魏公子炜烨无置香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