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功行赏的意思、计功行赏的详细解释
计功行赏的解释
[dispense according to ment] 根据功劳大小决定奖赏的轻重
策既定豫章,引军还吴,飨赐将士,计功行赏。——《三国志·虞翻传·裴松之注》
详细解释
计算功勋大小颁行赏赐。语出《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虞翻 字 仲翔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策 既定 豫章 ,引军还 吴 ,饗赐将士,计功行赏。” 元 黄溍 《宛平王氏先茔碑》:“ 汴 既下,计功行赏,授虎符,管领 女直 、 汉 军都元帅。”《说岳全传》第七八回:“ 岳雷 大军过了界山,收拾人马,放炮安营,计功行赏。”
词语分解
- 计功的解释 .计算功绩。《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 杜预 注:“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权智》:“然 青 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
- 行赏的解释 进行赏赐。《礼记·月令》:“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説。”《史记·乐毅列传》:“ 燕昭王 大説,亲至 济 上劳军,行赏饗士,封 乐毅 於 昌国
网络扩展解释
“计功行赏”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归纳如下:
基本释义
- 拼音:jì gōng xíng shǎng
- 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奖赏。强调根据实际功绩来分配奖励,体现公平性。
出处与典故
- 最早文献:出自《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意为:计算功劳后行赏,衡量能力后授予职位)。
- 历史用例:
- 《三国志》记载孙策平定豫章后,“飨赐将士,计功行赏”。
- 清代《说岳全传》中也有“收拾人马,放炮安营,计功行赏”的描述。
用法与结构
- 语法:偏正式成语,通常作谓语或宾语。
- 适用场景:多用于正式场合,如军事、政治或企业管理中论功行赏。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无褒贬倾向。
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论功行赏、按劳计酬。
- 区别:
- “论功行赏”更强调“评定”功劳的过程,而“计功行赏”侧重“计算”功绩的量化。
- “按劳计酬”多用于劳动报酬分配,范围较窄。
例句参考
- 公司年终时严格计功行赏,业绩突出的员工获得了丰厚奖金。
- 古代将领凯旋后,常依军功簿计功行赏,以激励士气。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详细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韩非子》《三国志》等文献,或查阅汉典、百度百科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计功行赏这个词,是指根据个人的贡献或努力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下面将对这个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说明。
拆分部首和笔画:计功行赏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言”和“行”,总共有17个笔画。
来源:计功行赏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管理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贡献或努力,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在古代,官员的官职、军队的军功、学生的学业成绩等都会计算功劳,然后给予相应的奖赏。
繁体字:計功行賞(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计功行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变体有一些细微差异,例如“计”字可能会写作“勣”或“己记”等。而“赏”字也可能写作“賞”或“常”等。这些不同的写法是因为古代汉字经过演变,存在一些区别。
例句: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并计功行赏。
组词:计功、行赏、计功己违、行赏不虚等。
近义词:奖励、回报、给予酬谢
反义词:惩罚、批评、处罚
总结:计功行赏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的管理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贡献或努力程度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回报。它的拆分部首是“言”和“行”,总共有17个笔画。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计功行赏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异的写法,但都可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句中展示了计功行赏的用法。除了这个词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