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寝庙的意思、寝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寝庙的解释

(1).古代宗庙的正殿称庙,后殿称寝,合称寝庙。《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礼记·月令》:“寝庙毕备。” 郑玄 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孔颖达 疏:“庙是接神之处,其处尊,故在前,寝,衣冠所藏之处,对庙为卑,故在后。但庙制有东西厢,有序墙,寝制唯室而已。故《释宫》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是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先帝园陵寝庙,羣臣莫习。” 章炳麟 《訄书·订文》:“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禹 之铸鼎而为离鬽, 屈原 之观 楚 寝庙而作《天问》。”

(2).住宅和宗庙。有时亦泛指住宅。《诗·大雅·崧高》:“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孔颖达 疏:“寝,人所处,庙神亦有寝,但此宜揔据人神,不应独言庙事,故以为人寝也。”《左传·襄公四年》:“经起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夫鼠昼伏夜动,不穴於寝庙,畏人故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经言寝庙,多指宗庙言之,此寝庙则指人之寝室言之,寝室为人之所居,故鼠不敢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寝庙”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宗庙结构释义

  1. 本义:指古代宗庙建筑的前后两部分:

    • 庙:宗庙的正殿,用于举行祭祀仪式。
    • 寝:宗庙的后殿,存放祖先衣冠、牌位等物品。
    • 二者合称“寝庙”,如《礼记·月令》记载:“寝庙毕备”,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
  2. 建筑特征:

    • 庙有东西厢房和序墙,而寝仅有室(单间)。
    • 源自《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二、引申释义

  1. 泛指宗庙与住宅:

    • 如《左传》将“寝庙”与“宫室”并称,指代祭祀场所与居所。
    • 部分文献中扩展为“一切居住建筑”的统称。
  2. 历史用例:

    • 《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 明代王铎《袁可立神道碑》中亦沿用此词。

三、词源与演变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尔雅》等古籍原文,或查阅中的具体文献引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寝庙》的意思

《寝庙》是一个汉字词语,其中“寝”指的是睡觉、休息的意思,而“庙”则代表神像或祭祀的地方。因此,整个词的意思是供奉死去的君主或祖先的地方,也可以表示祭祀场所。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寝庙》的首部是“冖”,尾部是“广”。它的总笔画数为11个。

来源和繁体

《寝庙》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君主和贵族死后会有专门的场所用来供奉他们的灵魂,这个地方就被称为“寝庙”。

在繁体字中,“寝庙”分别写作“寢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寝庙”有时也写作“寑庙”或“寑廟”。

例句

1. 古代王朝的君主死后,会有专门的地方建造寝庙供奉他们。

2. 我们每年都会到祖先的寝庙祭拜,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组词

寝室、寝具、庙堂、庙殿、宫庙、祖庙

近义词

陵墓、神庙、圣殿

反义词

起居厅、民居、平民住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