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籍赋的意思、籍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籍赋的解释

谓赋税。《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天下诸门及关出入往来之籍赋,而审其政。” 宋 曾巩 《司门制》:“门关筦键之事,启闭出入之节,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郎官之任,尔允询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籍赋"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词素拆分和古代制度两方面解析。

一、本义溯源 "籍"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簿书也",指官方登记的户籍册,如《汉书·高帝纪》"萧何尽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即用此义。"赋"原指田地税,《尚书·禹贡》记载"厥赋惟上上错",后引申为按户籍征收的税役。《汉语大词典》将"籍赋"定义为"按户籍征收的赋税",该释义可溯源至宋代文献《宋史·食货志》的记载:"凡民,田有五等,岁以夏秋籍其赋"。

二、制度实践 在唐宋时期,籍赋制度发展成熟。据《新唐书·食货志》载,朝廷实施"租庸调制"时,"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根据户籍档案确定赋税额度。这种制度在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方田均税条约》中也有具体体现,强调"以地及户,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数"。

三、语义流变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籍赋"逐渐衍生出双重含义:

  1. 本体义:指代户籍与赋税的行政制度,如《文献通考·田赋考》所述"籍赋之法,所以均贫富也";
  2. 引申义:转指百姓承担的赋役义务,如明代海瑞《兴革条例》中"籍赋繁重,民不堪命"的表述。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中国历史大辞典》等权威辞书,并印证于《宋史》《新唐书》等历史典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籍赋”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赋税,特指与户籍管理相关的税收制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文献依据

  1. 《旧唐书》记载:唐代户部郎中、员外郎的职责包括管理“天下诸门及关出入往来之籍赋”,即通过户籍和关卡记录审核税收政策。
  2. 宋代曾巩《司门制》:提到“总其籍赋而审其禁令”,强调通过户籍赋税管理来实施国家禁令。

职能关联

古代官职如“户曹参军”专门负责户籍赋税和仓库收纳,说明“籍赋”是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注意

“籍赋”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税收制度,强调户籍与赋税的紧密关联。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朝代的管理细则,可查阅《旧唐书·职官志》或宋代典章制度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鞍马劳困安顺市白武幡避碍禀赡弊幽忱悃吹魂出水麤坌村竖导意打雪仗笃学好古二刘讹诈风类风梭枌梓负板袴纲纪四方高聚物挂幌子关决含啼闳俊皇使环击火毳佳句交当结懽进读敬共近照九陲愒息康衢刻骨相思诳赚连蝉冠鸾渚客卢沙蛮手蛮脚谋野彭魄披怀浅狭祛褪三韭三人行,必有我师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神号鬼泣史不绝书十二调梳洗述序滩潬未平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