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水的意思、香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水的解释

[perfume] 香精油或其他香料的饱和水溶液,借蒸馏或将香料溶解制得

详细解释

(1).芳香的水。 晋 张勃 《吴录》:“ 端溪 有 端山 ,山有五色石,石上多香水。” 唐 白居易 《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之一:“洞房门上掛桑弧,香水盆中浴凤雏。”

(2).泉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魏 武陵 中有泉谓之 香水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一説 香水 在 并州 香山 ,其水香洁,浴之去病。”

(3).佛家供佛的水。用香料和水制成。梵语称“閼伽”。《如意轮仪轨》:“由献閼伽香水故,行者三业清浄,洗染烦恼垢。”

(4).化妆品名。用香料、酒精和蒸馏水等制成。 老舍 《茶馆》第三幕:“带点香水,好好喷一气,这里臭哄哄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香水是以酒精、香精油、定香剂等成分配制而成的液体化妆品,主要用于人体或物品的赋香。《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用香料、酒精和蒸馏水等制成的化妆品”。该词最早见于南宋洪刍《香谱》,指代“蔷薇水”,即通过蒸馏花瓣提取芳香物质制成的液体。

从制作工艺分析,现代香水主要包含以下要素:

  1. 香精浓度:根据《香料化学与工艺学》记载,香水分浓香水(Parfum,20-30%)、淡香水(Eau de Toilette,5-15%)等五类浓度标准
  2. 香调结构:按法国香水协会分类,包含前调(挥发性强的柑橘类)、中调(花卉香)、后调(木质或麝香)的三段式气味演变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宋代《陈氏香谱》记载的“五香汤”配方,以及明清时期进口的“阿剌吉香露”,均体现了香水在传统香文化中的发展脉络。现代调香师则依据《国际香料原料标准》中收录的3200种香原料进行创作。

网络扩展解释

香水是一种通过混合香料、酒精等成分制成的液体化妆品,主要用于增添人体或衣物的香气,其定义和特性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香水是香精油或其他香料的酒精溶液,通常由天然或合成香料溶于乙醇(酒精)制成,并可能添加色素、抗氧化剂等辅助成分。它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挥发性香气提升使用者的吸引力或调节环境氛围。

二、成分与制作

  1. 主要成分:包括植物精油(如玫瑰、茉莉)、动物性香料(如麝香、龙涎香)、合成香料,以及作为溶剂的酒精(浓度通常为70%-90%)。
  2. 添加剂:可能含微量甘油(保湿)、表面活性剂(增强稳定性)等。
  3. 制作工艺:通过蒸馏、脂吸法或冷压法提取香料,再与酒精混合并陈化数月以融合香气。

三、历史发展

四、分类与浓度

按香精含量可分为:

  1. 香精(Parfum):浓度15%-30%,持续6-8小时;
  2. 淡香精(EDP):浓度10%-15%,持续5小时左右;
  3. 淡香水(EDT):浓度5%-10%,持续3-4小时。

五、使用与保存

建议喷洒于脉搏点(手腕、耳后)以利用体温促进挥发,避光阴凉处保存可延长保质期至数十年。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完整内容可参考相关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阿可赤案时懊热半恰迸騞标碣不见经传惭惋层穹吃硬不吃软楚都道傍李电行犯不出繁伙缝衣浅带阜陆瓜时诡丽孩儿参害发还军黄河虎兕旧部絶类离伦军令重如山刻即克厉控摄兰石蜡滓练帨菱黄立员眠娗岷蜀木齿目无王法囊里盛锥内困排顿偏袒桥鄣三相电流绍统铩羽暴鳞豕腊四列蒜瓣宿懵太平广记摊挡嘽缓佻达猥凡文致迕拒闲燥写韵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