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自身廉洁,为公事尽力。《宋书·夷蛮传·林邑国》:“龙驤将军、 交州 刺史 檀和之 ……洁己奉公,以身率下。”《魏书·南安王桢传》:“ 南安王 楨 以懿戚之贵,作镇 关 右,不能洁己奉公,助宣皇度,方肆贪欲,殖货私庭,放纵姦囚,壅絶诉讼。” 郑观应 《盛世危言·书吏》:“﹝书吏﹞月得工食纸张之费,为数甚微,若洁己奉公亦实无以自给。”亦作“ 洁己从公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 湖北 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6*弹被服,亦甚充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洁己奉公汉语 快速查询。
“洁己奉公”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现代语境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献来源。
洁己奉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要保持自己的操守纯洁,并为公众利益而奉献。下面将对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洁(水):字的部首是水,总笔画数为5。
己(己):字的部首是己,总笔画数为3。
奉(大):字的部首是大,总笔画数为8。
公(公):字的部首是公,总笔画数为4。
洁己奉公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书诰》中的记载。在古代,作为官吏,必须保持个人的纯洁,以奉献给国家和人民。
繁体字为潔己奉公。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而洁己奉公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为潔己奉公。
他一直抱着洁己奉公的心态工作,所以深受同事的尊敬。
洁身自好、奉公守法、横扫千军、心怀公义等。
清廉自守、忠诚正直。
腐败贪污、自私自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