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角枕的意思、角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角枕的解释

角制的或用角装饰的枕头。《诗·唐风·葛生》:“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唐 白居易 《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牀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清 钮琇 《觚賸·姜郎》:“既而银蟾入户,角枕灿陈,羣髫毕退,二美相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角枕,汉语词汇,指中国古代一种用兽角或玉石装饰的硬质枕头,兼具实用与陪葬功能。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

    指以兽角(如牛角、犀角)或玉石为装饰或材质的枕头。其结构通常为木质或陶瓷主体,两端镶嵌角饰,故名“角枕”。《汉语大词典》释为“角制的或用角装饰的枕头”,常见于古代贵族墓葬随葬品中。

  2. 功能与形制

    角枕质地坚硬,主要用途有二:

    • 日常寝具:古人认为硬枕可保持发髻不散,兼具清凉醒脑之效。
    • 丧葬礼器:作为陪葬品象征身份,《仪礼·士丧礼》记载其用于“设床笫,有枕含”的丧仪流程。实物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绘角枕”(湖南省博物馆藏),两端为木质兽角造型,中部微凹。

二、文化意象

  1. 《诗经》典故

    《唐风·葛生》载:“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以角枕与锦衾的华美反衬丧偶之痛,后世遂以“角枕”隐喻生死相隔的思念。汉代郑玄笺注:“夫从征役,弃亡不反,妻独居家而怨思。”

  2. 礼制象征

    周代礼制中,角枕属“含襚”之物(《周礼·天官·玉府》),是“饭含”丧仪的重要组成,代表对逝者的尊崇。其材质规格依等级区分,《礼记·丧大记》载“君用角枕,大夫用蒲枕,士用苇枕”。

三、考古实证

  1. 实物遗存

    考古发现证实角枕流行于战国至汉代:

    • 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战国时期木雕角枕,髹漆绘几何纹。
    •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保存完整的“彩绘云气纹漆角枕”,长45厘米,高12厘米,为西汉贵族实用器(来源: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2. 文献佐证

    《西京杂记》载汉成帝宠妃赵合德赠“绿熊席、角枕”予姊赵飞燕,印证其宫廷珍品属性。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亦提及“犀角枕”可祛热明目,反映其药用联想。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郑玄笺注
  3.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华书局,2014)
  4. 《中国文物大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网络扩展解释

“角枕”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意蕴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角枕(拼音:jiǎo zhěn)指用动物角制成或用角装饰的枕头。其名称来源于材质或装饰特点,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绘贵族或文人的生活场景。

二、出处与文学引用

  1. 《诗经·唐风·葛生》
    最早见于《诗经》:“角枕粲兮,锦衾烂兮”,描述角枕与锦被的华美,暗示丧葬或悼亡主题。
  2. 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
    “茵褥重陈,角枕横施”一句,展现角枕作为奢华寝具的意象。
  3. 唐代白居易诗作
    如《苦热中寄舒员外》中“角枕截寒玉”,以角枕的清凉特性呼应夏日苦热。

三、功能与文化意义

四、其他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背景或历史演变,可参考《诗经》注疏或唐代诗词解析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忽别有心肠卜林插脚常所澄什雕励调印诋切耳音飞轩粉拂符旨冈岭干薪赶圩鬼歗毫洋嘿契加伦僵木监军醮筵机籁惊荒进巵机熟开斥哐啷掠地掠彴连理枝铃合名家名下无虚木軨槃洿辟选抢榆迁排窍窕气矜齐栗青精饭寝苫枕块取解乳筩剩肯神女峰世胄说义死别岁终台檄桃李不言,下自成行铁板一块吐气玩黩象形拳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