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天命,自然的法则。《六韬·龙韬》:“因能受职,各取所长……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2).命运,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唐 沉千运 《赠史修文》诗:“岂曰无其才,命理应有时。” 鲁迅 《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这是不懂命理, 中国 人生成是苦命的。”
(3).算命之术。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虞 因问之曰:‘吾於命理,自谓颇深。尝推某当大贵,而竟无验。君司録籍,当知其由?’”
(4).命令治狱之官。《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伤,察创视折。” 郑玄 注:“理,治狱官也。”
命理,作为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指关于人生命运规律的理论或学说。它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与占卜文化,主要通过对个人出生时间(生辰八字)、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要素的推算与分析,试图解释人的命运走向、性格特征、吉凶祸福等人生轨迹。以下从词典释义与学术角度详细解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
命理(mìng lǐ):指迷信的人认为人的生死、贫富、祸福等由命运决定的道理;也指推算命运吉凶的学术(如八字、紫微斗数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908.
命理学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思想与汉代谶纬之学,成熟于唐宋时期。其理论体系以《易经》 为哲学根基,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生克、星象历法等构建而成。例如:
八字命理(四柱推命)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组干支(共八字)为基准,通过五行旺衰、十神关系等推断命运。
来源:张岱年. 《中国哲学大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阴阳五行
万物分阴阳(对立统一),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构成命理分析的基础逻辑。
公式示例:相生关系为 $木 rightarrow 火 rightarrow 土 rightarrow 金 rightarrow 水 rightarrow 木$;相克关系为 $木 rightarrow 土 rightarrow 水 rightarrow 火 rightarrow 金 rightarrow 木$。
天干地支与四柱八字
来源:黄一农. 《社会天文学史十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十神与格局
通过日干(出生日的天干)与其他干支的关系,定义“比肩”“正官”“食神”等十神,进而判断个人社会关系、事业财运等。
来源:洪丕谟, 姜玉珍. 《中国古代算命术》[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当代学界将传统命理视为文化遗产 与民俗现象,而非科学预测工具。其价值在于:
来源:李亦园. 《宗教与神话论集》[M]. 台北:立绪文化, 1998.
来源:游乾桂. 《中国命理学与现代心理》[J]. 心理学探新, 2005(3): 12-16.
命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研究人生命运规律的学科,其核心是通过特定方法推测个体性格、运势及人生轨迹。以下是综合多来源信息的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命理指通过人的出生时间(如生辰八字)、地理环境等要素,结合天干地支、五行等理论,推测命运吉凶的学问。其本质是对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的映射,试图解释个体在特定时空下的生命轨迹。
历史渊源
起源于古代星相学,后发展为以《周易》为基础的术数分支。唐代文献中已有“命理应有时”的记载(),明清时期形成较系统的八字命理体系。
基础要素
主要流派
包括八字命理、紫微斗数、占星术等,其中八字命理应用最广。
社会功能
反映中国传统民俗中对“天命观”的认同,如“官本位”思想在命理中体现为“贵为第一好命”。历史上常用于婚嫁、择业等重大决策参考。
科学争议
现代科学认为命理缺乏实证依据,但其作为文化遗产仍具有社会学研究价值。部分学者主张将其视为探索生命规律的哲学工具,而非决定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推算方法或历史演变,可查阅《周易》、历代命理典籍及相关学术研究。
半生不熟编町才思沉痼蚩尤祠宠鹤抽头电能表仿书風平浪静缟纰槁杌沟满濠平广裕国防军还粮汗汗沺沺河内红痢华罗庚笺述骄亵鲸波鼍浪金漆饭桶酒客坎坎溃走狼虎襕笏贸袭悯惜谋逆那些鸟巾佞柔跑味濮鈆浅鄙抢运千金堰前武怯疾轻裘缓带祇苑溶溶滟滟三宝杀伐省慝食谷世纪书札私鬭送三韬树头午外贸雾叠五沟舞钟馗贤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