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戒碑的意思、戒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戒碑的解释

即戒石。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戒碑》:“ 宋太宗 立郡国戒碑‘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乃 景焕 ,《野人閒语》书中语也。又云摘 蜀王 孟昶 之文。”参见“ 戒石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戒碑”是古代官府中用于警示官吏的石碑,又称“戒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戒碑是刻有警戒官员铭文的石碑,通常立于地方官署内,内容多与廉政爱民相关。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固定文字提醒官员恪守职责。

  2. 历史典故
    宋代宋太宗曾下令全国郡县立戒碑,碑文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此内容最初源自五代后蜀君主孟昶的《令箴》,后被宋太宗精简采用。

  3. 词源演变

    • “戒”含防备、警示之意,如“戒骄戒躁”;
    • “碑”指刻字立石为记。
      二者结合形成专指警示官吏的碑刻名称。
  4. 相关延伸
    戒碑与“戒石”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明清时期仍有沿用。其内容体现了古代“以民为本”的治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教化功能。

注:如需查看具体古籍原文或地域分布案例,可参考《天禄识馀·戒碑》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戒碑》的意思

《戒碑》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戒廉自励的碑刻。它蕴含着警戒、告诫的含义,用于提醒和警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戒碑》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戈」和「石」。其中,「戈」是上方为刃,下方有柄的兵器,表示战争;「石」代表石头。

根据汉字的结构和笔画数,「戒碑」的拆分笔画为「戈」(四画)+「石」(五画),总共九画。

来源和繁体

《戒碑》这个词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时候,为了提醒人们遵守道德、勤奋向上,修建了很多刻有告诫和警示文字的石碑。这些石碑被称为「戒碑」。

在繁体字中,「戒碑」的写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由「戈」和「石」两个部首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戒碑」这个词,古代人的写法可能略有出入。然而,因为资料有限,无法详细描述古时候的写法。

例句

1. 这座戒碑刻有着一代代先贤留下的教诲。

2. 我们应该铭记戒碑上的忠告,以此警醒自己。

组词

警戒、告诫、自励、碑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近义词

戒律、警示、告戒

反义词

赞美、宽容、放纵

别人正在浏览...

拜恩私室百炼崩沸冰雪严寒毕娶波涛汹涌丛帖粗猛大主掉慄冻泉乏兴伏听干祫功位狗肉不上桌鹘入鸦羣华鬘回溪阪奖罚分明兼夕禁不得镜机君辱臣死狂涛骇浪魁崛连镳并驾踉蹡轮种履获麦黄水目迷五色能亨昵宾弄颊蟠极铺房帢帽峭涩晴飔悫愿绕指三属时机栓皮四部众素体淌游陶家柳停属颓阘挽词亡政危城帏幙无地自容享受宪属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