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簪导。一种首饰。用以束发。《隋书·礼仪志七》:“案《礼图》,有结缨而无笄导。”《隋书·礼仪志七》:“承武弁者,施以笄导,谓之平巾。”《北史·艺术传下·何稠》:“ 魏 晋 已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 稠 曰:‘此古田猎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 稠 始也。”
“笄导”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束发首饰,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具体含义如下:
需注意“笄导”与成语“笄导(教导年幼者)”的区分,后者是引申的文学化表达,与束发首饰无关。
《笄导》这个词源自汉语,表示“指导与教诲”。常用于形容帮助他人成长、引导他们正确方向的行为。
《笄导》的拆分部首是“⺮”和“寸”,笔画总数为10画。
《笄导》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组成的。
1. “笄”(jī)是古代女子成年时佩戴的一种装饰品,也作为成年的象征。引申为“庄重、成熟”。
2. “导”(dǎo)表示“引导、教诲、指导”。
将两个词组合而成的《笄导》,意味着通过引导和教诲,帮助他人成长为成熟、庄重的人。
《笄导》的繁体字为“筠檮”。
古时候,汉字《笄导》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差异。由于字形演变、字书的改进和时代变迁,具体的古代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在古代碑刻或文献中所见的写法可能以“筠檮”出现。
1. 她用《笄导》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向正确的方向迈进。
2. 可爱的老师用睿智的《笄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潜力。
1. 指导
2. 教诲
3. 引导
4. 指引
5. 辅导
1. 引导
2. 指点
3. 教导
4. 指引
5. 教诲
1. 误导
2. 引偏
3. 误教
4. 扭曲
5. 骗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