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承兑的意思、承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承兑的解释

(1) [accept]∶口头地、书面地或以行为承担付款义务

承兑汇票

(2) [honour]∶承诺并按照…的规定兑换

承兑一张支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承兑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法律金融解析

一、基本释义

承兑(chénɡ duì)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核心含义为“承认并兑现票据义务”。在金融与法律语境中,特指付款人对持票人签发的汇票作出到期付款的书面确认。


二、法律要件与业务流程

  1. 主体要求

    承兑人必须是汇票记载的付款人(如银行或企业),需具备付款能力及法定资质。

  2. 行为形式

    需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签章及日期,欠缺记载则视为拒绝承兑。

  3. 流程节点
    • 提示承兑: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前向付款人出示票据请求承兑;
    • 承兑期限:付款人应在收到提示后3日内作出承兑或拒绝决定。

三、分类与法律效力

  1. 承兑类型
    • 普通承兑:无条件同意支付全部金额;
    • 保留承兑:附加限制条件(如延期付款),视为拒绝承兑。
  2. 效力层级

    承兑后付款人升格为“承兑人”,承担绝对付款责任,持票人可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四、拒绝承兑的法律后果

若付款人拒绝承兑,持票人需取得《拒绝承兑证明》,方可向前手背书人、出票人等行使追索权,主张汇票金额及利息、费用。


权威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承兑是金融领域中的一种票据行为,特指付款人(如银行或企业)对汇票、支票等票据承诺到期支付的书面确认。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基本定义

承兑是汇票特有的制度,即付款人在票据到期前,通过签字或盖章明确承诺到期无条件支付票面金额。完成承兑后,付款人成为票据的主债务人,承担首要支付责任。

二、核心要素

  1. 主体关系:涉及出票人(开具票据方)、付款人(承诺支付方)、收款人(票据持有方)三方。
  2. 法律效力:付款人签字后,票据信用等级提升,流通性增强。
  3. 时间性:仅适用于远期汇票,即约定未来某一日期支付的票据。

三、主要类型

  1. 银行承兑:由银行作为付款人,信用等级最高(如银行承兑汇票)。
  2. 商业承兑:由企业作为付款人,依赖企业自身信用(如商业承兑汇票)。

四、操作流程

  1. 提示承兑:持票人在票据到期前向付款人出示票据。
  2. 签章确认:付款人在票据正面记载“承兑”字样、日期并签章。
  3. 禁止附条件:若承兑附加限制条件,则视为拒绝承兑。

五、实际作用

示例:A公司向B公司采购货物,开具1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审核后加盖承兑章,承诺6个月后付款。B公司可立即使用该汇票向供应商支付货款,或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取资金。

别人正在浏览...

阿毗地狱敝风嬖孽拨卷抽象辞费葱嶐丹直爹爹诋直反初烦舛方方正正怪论还正耗登号件鸿芬鸿祯画眉序荒徼角头巾尽心鸠合酒力究味镢头举例肯正连盟例物罗罻緑耳公貌似强大攮颡嫩日涅石拟学旁浃秦中嚷叫神宵是非颠倒燧火逃责痛叱通明麻头鹅燕脱档枉语苇苕无线电通信相父向去线坯子獮田宪制小讼析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