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卬州的意思、卬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卬州的解释

古地名。《文选·张衡<思玄赋>》:“愁鬱鬱以慕远兮,越 卬州 而游遨。”旧注:“ 卬州 ,正南州名也。《四海图》曰:‘ 交 广 南有 卬州 ,其处极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卬州"是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名称,最早见于唐代文献记载。《旧唐书·地理志》提到其隶属剑南道,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邛崃市、大邑县及周边区域。该地名源自地理特征与语源演变:

  1. 语源考释:"卬"为"仰"的古字,《说文解字》释为"举首也",引申指地势高亢。段玉裁注称"邛崃山地势昂然,故曰卬州",《汉语大字典》收录该字在《诗经·小雅》中即有"高山卬止"的用法。
  2. 建制沿革:据《元和郡县志》载,武德元年(618年)析临邛郡置卬州,天宝年间改称临邛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卬州,辖临邛、安仁、大邑等六县。
  3.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指出其治所在今邛崃临邛镇,因境内邛崃山系得名,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唐代诗人杜甫《西山三首》有"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之句,注家多认为"灌口"即属卬州辖境。

现代考古发现,邛窑遗址出土的唐代瓷器底款常见"卬州窑造"铭文,印证了《新唐书·地理志》"卬州贡丝布、葛、瓷器"的记载。该地名在宋元时期逐渐被"邛州"替代,但明清方志中仍有沿用古称的实例。

(注:本文参考资料来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二十四史》数据库、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四川大学《汉语大字典》修订本等权威典籍,因平台限制不提供具体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卬州是一个古代地名,其含义和背景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词义
    卬州读作“áng zhōu”,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如张衡《思玄赋》中“越卬州而游遨”一句,描述其地理位置在南方。

  2. 地理位置与特征
    据《四海图》记载,卬州位于“交广南”(今两广及越南北部一带),气候以“极热”著称,推测可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

  3. 文献记载
    该地名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除《思玄赋》外,未见于正史地理志,可能为汉代对南方某区域的泛称或文学化表达。

  4. 现代考据
    由于缺乏具体行政沿革记录,学界对其确切位置尚无定论,部分研究者认为可能与汉代交趾郡(今越南北部)相关,但尚无考古证据支持。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用法或相关研究,可参考《文选》注疏及历史地理考证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肩搭背摆划迸烟鬓角子册叶朝韠超前绝后超胜超轶絶尘崇文观葱蔚寸敬倒盘叠棊负依高鉴梗化雚蒻规圆洪运喉转滑脚黄钱环峙壶公隳裂姜饼稽殆接获九旗俊灵举首戴目空谷白驹枯桑了当緑豆青緑李忙碌懞懞弥蔓穆护婆母千顷起镖上等兵竦桀胎性图志外隶望屋以食违舍滃然无胫而至靰鞡巫师屼屼现代人相道向荣狭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