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int a picture with two brushes at the same time;do two things at a time] 指同时并用两管笔作画,比喻两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两手各握一支毛笔,同时作画。比喻两方面或两件事同时进行。语本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 唐 张璪 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於世。尤於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茅盾 《子夜》八:“他有了这样的盘算:如果 李壮飞 的话可靠,那岂不是胜似 何慎庵 的‘钻狗洞’么?当然双管齐下是最妥当的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五:“他轻轻的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为是双管齐下,好惹起院内的注意。”
“双管齐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原指双手各执一支笔同时作画,后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或从两方面并行推进。成语中的“管”指毛笔,“齐下”意为同时进行。
源自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记载唐代画家张璪(一作张藻)的绘画技法:“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即他左右手同时执笔,一支画出生机勃勃的松枝,另一支则描绘苍劲枯干的松干,展现出高超技艺。
现多用于形容在处理问题时,两种策略或方法协同配合,以提升效率或效果。例如:
常见于强调多维施策的语境,如政策制定、项目管理等。例如:“教育部门双管齐下,既增加师资培训,又优化课程体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图画见闻志》或相关成语故事集。
双管齐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采用两种方法或手段同时进行某种工作或处理某个问题。它的字面意思是双管同时下放。
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
双(手部),管(竹简部),齐(齐字头),下(土部)。
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年》:“晋人使公将外外之师曰‘双管齐下’”,意为晋国派遣公将同时率领内外两支军队。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采用多种方法或手段同时运用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繁体字中,双管齐下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双管齐下的“双”字写作“兩”,“管”字写作“福”。
以下是一个例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双管齐下。”
组词:双手双脚、齐心合力、下笔如神。
近义词:双管齐下的近义词有辅弼、两全其美。
反义词:双管齐下的反义词是孤注一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