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焦朽的意思、焦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焦朽的解释

(1).《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味苦,其臭焦。”又:“﹝孟冬之月﹞其味咸,其臭朽。”后指火焦木朽的气味。《列子·仲尼》:“鼻将窒者,先觉焦朽。” 张湛 注:“焦朽有节之气,亦微而难别也。”

(2).犹枯萎。 晋 傅玄 《答程晓》诗:“赫赫明明,天人合和;下罔遗滞,焦朽斯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焦朽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与语义演变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焦"本义指物体经火烧灼后碳化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为"火所伤也",现代汉语中可引申为干燥枯槁之意(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朽"原指木材腐坏,《玉篇》注为"腐也",后泛指物质败坏(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二字组合后,"焦朽"通常指物体经火焚后既呈现焦黑碳化又伴随腐朽溃烂的双重状态。

二、词源考据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燔木为炭"篇,描述木材炭化过程中"未成焦朽者"的中间状态(来源:中华书局《天工开物译注》)。清代《医宗金鉴》外治篇记载"焦朽之骨"指火伤后坏死的骨组织(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三、现代用法 在当代汉语中主要保留三种含义:

  1. 物质形态:特指遭火焚后碳化腐败的物体状态,如考古学描述炭化竹简的"焦朽化"
  2. 文学修辞:比喻事物衰败的双重性,如诗句"王朝如焦朽,既焚且溃"
  3. 医学病理:指烧伤后组织坏死伴随感染的特殊病理状态

需注意该词属于书面语词汇,日常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专业文献及文学作品。其近义词"焦腐"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被标注为专业术语(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焦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解释

  1. 气味层面
    源自《礼记·月令》,指火焦与木朽混合的气味:

    • 孟夏之月(农历四月)对应“焦”气,属苦味;孟冬之月(农历十月)对应“朽”气,属咸味。二者结合后,形容焦糊与腐朽混杂的气息。
    • 例:《列子·仲尼》中“鼻将窒者,先觉焦朽”,张湛注:“焦朽有节之气,亦微而难别也”。
  2. 状态层面
    引申为枯萎、干枯的形态:

    • 例:晋代傅玄《答程晓诗》“焦朽斯华”,以枯萎反衬繁花,表达生命枯荣的对比。

二、用法与延伸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古籍例句或历史语境,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见)。

别人正在浏览...

班功行赏鼈甲车弊居弊骐博古部例不庭布阵草驴敞网成务赤小豆痴蝇充屈爨室大头小尾二虎八咭房缗费留公共课咕隆好意思焕目画肉火箭雉尾炬积沉京沚局束乐境两忘连架鸾庭辘轳体罗缕魔境挐兵南陇内珰年富力强逆民宁生抛趓破字铺过輤舆敲冰纸其间栖旅轻弱穷劲汽舟全制丧冠慎始慎终十玄宿意台笠仙箓细高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