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齐栗的意思、齐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齐栗的解释

齐栗:犹斋慄。《史记·周本纪》:“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汉书·谷永传》:“诚敕正左右齐栗之臣,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皆使学先王之道,知君臣之义。”

齊慄:犹斋慄。 唐 元稹 《崔蔇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制》:“先帝賚于以保衡者,惟司空 度 。 度 亦齐慄祇畏,不自满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齐栗”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单字释义与文献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齐”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禾麦吐穗上平也”,本义指整齐,引申为等同、调和之意;“栗”通“慄”,《尔雅》注“战栗,惧也”,表示敬畏、肃穆之态。两字连用,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的“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曰“齐栗,庄敬戒惧之貌”,强调内心恭敬与仪态庄重的统一。

二、文献用例

  1. 礼仪场合:在《礼记·祭义》中,“齐栗以承祭祀”描述祭祀时需身心整肃,体现对神灵的敬畏(来源:《十三经注疏》)。
  2. 品德修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提到“齐栗者,整齐而严肃,主一无适之谓”,将“齐栗”与儒家修身理念结合,指向专注克己的精神状态(来源:《朱子全书》)。

“齐栗”一词融合了外在仪态与内在心性的双重规范,是古代礼制与道德哲学的重要语汇。

网络扩展解释

“齐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关联性解释,以下是综合整理:

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齐栗”通“斋慄”(“齐”通“斋”),指祭祀或庄重场合中表现出的恭敬、谨慎态度。例如《史记·周本纪》记载“乃告司马、司徒、司空、诸节:‘齐栗,信哉!’”,强调对礼制的敬畏与遵从。

  2. 古籍例证

    • 《汉书·谷永传》提到“正左右齐栗之臣”,描述臣子严谨守礼的状态。
    • 唐代元稹的《崔蔇检校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制》中“齐慄祇畏”进一步体现对先王礼法的尊崇。
  3. 字义解析

    • 齐(齋):通“斋”,指斋戒或庄重。
    • 栗(慄):通“慄”,意为战栗、敬畏,如《说文解字》中“栗”本义为树木,但此处为假借义。

可能的误读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齐栗”理解为“物体排列整齐”,但此说法缺乏权威古籍支撑,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读,需谨慎对待。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礼制、祭祀或臣子恪守职责时的庄重态度,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齐栗”的核心含义与“斋慄”一致,强调恭敬、谨慎的仪态,多见于历史文献。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汉书》等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碧宵钹子晨戒代码发函翻译官发射凤灯奋肣广源公含膏鹤质劾状洪烈厚密涣尔冰开胡书角糉架子花脸决胜千里军簿开延口爽枯刻刳脂剔膏冷竹藜牀领空领统流涧没好没歹猛孤仃的扪摸木鉢闹茶弄管调絃片言一字剽蹂气恼侵蠹乞求楸子趣利氄毳扇地审尔射天狼受禅台溯流求源贪顽条段挑穵题芽王伯吴大伯乡书手见世生苗先忧后乐虓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