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销;涂抹掉。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受了你香灯祭祀,与你名下勾抹了该死的册籍,注上三十岁,有九十九岁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号件》:“如比日,该吏不禀,即以延捱作弊,重责,其销过废牌,即勾抹存署内,以备查考。”
“勾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勾销或取消
指通过涂抹、删改等方式使某事物(如文字、记录、名册等)失去效力或存在痕迹。
具体擦拭动作
指用手或工具轻轻擦拭物体表面,使其干净或光滑,常见于日常清洁或修复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及元代杂剧相关研究。
勾抹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笔或手指在纸上进行描绘、书写或擦拭的动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勹(勺)+ 手,总共2个笔画。
来源:勾抹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记录和绘画技法。在书法和绘画中,勾抹指的是用短而轻的笔触描绘和勾勒细节。
繁体:勾抹的繁体字为「勾摩」。
古时候汉字写法:勾抹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形状稍有不同。古时候的写法中,勾抹的形状更像是一个人的手持着一个筷子,用筷子在纸上画线的样子。
例句:他用湿布勾抹着墙壁上的污渍。
组词:勾画、抹布、抹杀。
近义词:勾划、描摹、描绘。
反义词:描写、清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