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政的意思、兼政的详细解释
兼政的解释
兼治政事。旧指士人为官。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论》:“古之为士,将以兼政。可则进,不可则止,量分受官,分极则身退矣。”
词语分解
- 兼的解释 兼 ā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笔画数:; 部首:丷; 笔顺编号:
- 政的解释 政 è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或集
网络扩展解释
“兼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发音为jiān zhèng,字面指“同时担任政务”或“兼任多个职位”。核心意义是一人同时承担多项职责或职务,常见于描述古代官员或现代特定职务的兼任现象。
二、详细解释
-
古代用法
- 原指士人参与治理政事,如晋代袁宏《后汉纪》提到“古之为士,将以兼政”,强调士人根据能力决定是否从政,体现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 特指官员在政务之外兼顾其他职责,如学术、军事等。
-
现代延伸
- 多用于描述军政领域的职务兼任,例如“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双重角色。
- 广义上可指任何领域的多职兼任,如企业管理者同时负责多个部门。
三、古今差异
- 古代侧重责任选择:强调士人根据自身能力决定是否参与政事,带有道德考量。
- 现代侧重职务分配:更多体现职位设置的现实需求,如精简机构或集中权力。
四、应用示例
- 历史案例:晋代士人“量分受官,分极则身退”的从政理念。
- 现代案例:1950年刘伯承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统筹教学与管理工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引用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纪》等典籍或近现代军政人物传记。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兼政的意思
《兼政》是指同时兼任政府职位或担任政府多个职能的行为。
兼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兼(八 + 儿)+ 政(一 + 正)
部首:八(八字边)
笔画:兼(4画)+ 政(9画)
兼政的来源
《兼政》一词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制。在古代,由于官员数量有限,人才稀缺,为了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一些官员被指派同时担任多个政府职位,从而兼政而行。
兼政的繁体字
繁体字为「兼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一般不按繁简字体区分,因此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为「兼政」。
兼政的例句
1. 他在同一个时期兼政两个部门的职位。
2. 这位官员兼政三个职位,工作非常繁忙。
兼政的组词
1. 兼职: 指同时担任多个职位或从事多个工作。
2. 兼任: 指同时担任两个或多个职位。
兼政的近义词
兼职、兼任
兼政的反义词
专职、专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