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政的意思、兼政的詳細解釋
兼政的解釋
兼治政事。舊指士人為官。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論》:“古之為士,将以兼政。可則進,不可則止,量分受官,分極則身退矣。”
詞語分解
- 兼的解釋 兼 ā 加倍,把兩份并在一起:兼旬(兩個十天)。兼程。兼并。 同時涉及或所具有的不隻一方面: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顧。兼職。兼任。兼課。 筆畫數:; 部首:丷; 筆順編號:
- 政的解釋 政 è 治理國家事務:政治。政府。政黨。政權。政綱。政策。政令。政績。政見。政客(為個人或某一集團利益從事政治活動的人)。政局。政變。參政。議政。 國家某一部門主管的業務:財政。郵政。民政。 家庭或集
網絡擴展解釋
“兼政”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發音為jiān zhèng,字面指“同時擔任政務”或“兼任多個職位”。核心意義是一人同時承擔多項職責或職務,常見于描述古代官員或現代特定職務的兼任現象。
二、詳細解釋
-
古代用法
- 原指士人參與治理政事,如晉代袁宏《後漢紀》提到“古之為士,将以兼政”,強調士人根據能力決定是否從政,體現儒家“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 特指官員在政務之外兼顧其他職責,如學術、軍事等。
-
現代延伸
- 多用于描述軍政領域的職務兼任,例如“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雙重角色。
- 廣義上可指任何領域的多職兼任,如企業管理者同時負責多個部門。
三、古今差異
- 古代側重責任選擇:強調士人根據自身能力決定是否參與政事,帶有道德考量。
- 現代側重職務分配:更多體現職位設置的現實需求,如精簡機構或集中權力。
四、應用示例
- 曆史案例:晉代士人“量分受官,分極則身退”的從政理念。
- 現代案例:1950年劉伯承任軍事學院院長兼政治委員,統籌教學與管理工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紀》等典籍或近現代軍政人物傳記。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兼政的意思
《兼政》是指同時兼任政府職位或擔任政府多個職能的行為。
兼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兼(八 + 兒)+ 政(一 + 正)
部首:八(八字邊)
筆畫:兼(4畫)+ 政(9畫)
兼政的來源
《兼政》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古代,由于官員數量有限,人才稀缺,為了有效利用人力資源,一些官員被指派同時擔任多個政府職位,從而兼政而行。
兼政的繁體字
繁體字為「兼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一般不按繁簡字體區分,因此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同,為「兼政」。
兼政的例句
1. 他在同一個時期兼政兩個部門的職位。
2. 這位官員兼政三個職位,工作非常繁忙。
兼政的組詞
1. 兼職: 指同時擔任多個職位或從事多個工作。
2. 兼任: 指同時擔任兩個或多個職位。
兼政的近義詞
兼職、兼任
兼政的反義詞
專職、專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