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缄锁的意思、缄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缄锁的解释

亦作“ 缄鏁 ”。封闭关锁。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六:“观殿有石函,长三尺餘,其上鏨出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隣於鬼工,而缄鏁极固,泯然无毫缕之隙。”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郑傪 ﹞每朝炊报熟,即纳於库,逐时量给,缄鏁严密。”《宋史·外国传六·高昌》:“有 敕书楼 ,藏 唐太宗 、 明皇 御札詔敕,缄锁甚谨。”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杨戩二怪》:“ 戩 新作书室,壮丽特甚,设一榻其中,外施缄鏁,他人皆不得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缄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解释

文献用例

  1. 唐代典籍:唐代张读《宣室志》记载,某观殿中的石函“缄鏁极固,泯然无毫缕之隙”,形容其封闭严密,毫无缝隙。
  2. 宋代记载:《宋史·外国传》提到高昌国的敕书楼藏有唐代帝王诏书,“缄锁甚谨”,强调对重要文书的保护。
  3. 宋代笔记:洪迈《夷坚乙志》描述杨戬的书室“外施缄鏁,他人皆不得至”,突显私密空间的封闭性。

引申意义

使用场景

“缄锁”既指具体的封闭动作,也可用于抽象表达,常见于历史文献及文学描述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缄锁

缄锁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紧密地锁住,并且不让外人知道或者接触。它由两个部首组成:缶 (fǒu) 和金 (jīn),共有12个笔画。缄锁最早来源于古代的有关盖印和封存文书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缄锁的写法为「緘鎖」。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经历了不断的演变。根据研究,缄锁在古代的写法为「緘鎖」或者「繭鎖」。这些写法都包含了相同的意思,并且由于书写风格和时代的变迁,写法逐渐演化成现代的「缄锁」。

以下是关于缄锁的一些例句:
1. 他将秘密缄锁在心底,不愿与人分享。
2. 这封信被缄锁了起来,没有人能打开。
3. 整个城市被缄锁在严密的封锁中,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与缄锁相关的组词有:
1.缄默:意思是保持沉默,不说话。
2. 密缄:表示着保密文件的封存或者包装。
3. 缄口:意为闭上嘴巴,保守秘密。

与缄锁相近的词语有:
1. 封闭:表示关闭或者封住,与缄锁含义相似。
2. 封印:意思是用印章或者其他方式紧密封存,以使其不可打开。
3. 囚禁:指把人关在牢房或者其他地方,使他们无法自由。

与缄锁相反的词汇有:
1. 解锁:表示打开锁或者解除封印。
2. 开放:指允许进入或者接触,与缄锁的意思相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