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策得的意思、策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策得的解释

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将恐议者大为己荣,自谓策得,长无西患,重以此故,未肯迴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考察,“策得”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固定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汉语用例进行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策(cè)

    • 本义:竹制的马鞭。《说文解字》:“策,马箠也。”引申为驱使、鞭策。
    • 引申义:
      • 计谋:如“策略”“策划”(《孙子兵法》:“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 文书:如“策书”“对策”(古代科举考试文体)。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8卷,第1063页。

  2. 得(dé)

    • 本义:获得、取得。《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
    • 引申义:
      • 实现:如“得志”“得逞”。
      • 契合:如“得当”“得法”。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687页。


二、“策得”的复合含义

“策得”属文言短语,需结合语境理解:


三、古籍用例参考

  1. 《战国策·秦策三》:

    “计策得行,而效见矣。”

    释义:谋略得以实施并显现成效。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2012年版,第189页。

  2. 《汉书·蒯通传》:

    “计策得成,天下可图。”

    释义:计谋成功,则可谋取天下。

    来源:中华书局《汉书》校注本,第7册,第2169页。


四、现代汉语中的使用

现代极少单独使用“策得”,但可偶见于仿古语境或学术讨论,如:

“其战略策得,奠定了胜局。”(仿古用法,意为“战略谋划成功”)。


结论

“策得”作为文言短语,核心含义为“计策得以实现”或“通过谋划获得成功”,需依托具体文本解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策略成功”“计谋得逞”等替代表达。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2.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战国策》(中华书局,2012年)
  4. 《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策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解释

策得(拼音:cè dé)指计谋得以实现,即策略或计划成功达成目标的状态。该词强调谋略的成功实施,常见于历史文献中。

二、字义分解

  1. 策:原指竹简或木简,后引申为计谋、策略,如“策划”“对策”;
  2. 得:表示获得、实现,如“得计”“得逞”。

三、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汉末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将恐议者大为己荣,自谓策得,长无西患,重以此故,未肯迴情。” 此处指孙权认为自己的计谋已成功,无需担忧西方威胁。

四、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在历史研究或文学分析中可能涉及。例如,描述政策或战略的成功实施时,可类比使用(如“政策得以推行”)。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原文或相关历史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遨步百家语百宵白眼窝宝蜡才疏志大残章断简撑门面雌节打当面鼓大度包容丹书铁契单綫饭坑酒囊腹议杠刀布刮骨盐官薄鼓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归向孤亢骇突寒牖昊天恩鹤庙虎队洁身自好精悍短小惊险片计日以待开明士绅考馆苛峭狂童夸众窟竉兰皋流遁龙眼洛荒密写木寓马跑狗场平处权倾中外扰害绒衣蠕蛇散虑赏节手信淑圣天生尤物踢圆外朝椀脱鲜曜遐逝夏雨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