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尺童蒙的意思、三尺童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尺童蒙的解释

见“ 三尺童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尺童蒙"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代年幼无知、尚未接受启蒙教育的孩童。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解析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说明:


一、词典释义与语义解析

  1. 字面拆解

    • 三尺:古代指孩童身高约三尺(约1米),借指幼小年龄。古时“七尺”为成人身高标准,如《战国策》载“七尺之躯”,故“三尺”凸显其年幼。
    • 童蒙:
      • 童:儿童(《说文解字》:“男有罪曰奴,奴曰童”后引申为未成年者)。
      • 蒙:蒙昧无知(《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指心智未开的状态)。

        合称指需启蒙教育的幼童。

  2. 整体释义

    该成语强调孩童因年龄小而知识浅薄、不谙世事,常含“天真幼稚”或“易被欺瞒”的意味。

    例:《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江东六郡,三尺童蒙尚皆羞赧,何况主公乎?”(形容连孩童都知羞耻,反衬成人更应明理)。


二、文化内涵与用法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尺童蒙”释义:“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详见该词典第1卷,P287(1990年版)。

    来源链接:汉语大词典数据库(需订阅访问)。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童蒙”词条:“年幼无知的儿童。”引《周易》为证。

    纸质版ISBN:9787100044624,P1243(2014年版)。

  3. 《国语辞典》(教育部重编)

    在线版收录该词,释义:“比喻年幼无知的孩子。”

    来源:教育部《国语辞典》修订本(搜索“三尺童蒙”)。


“三尺童蒙”以身高喻年龄,以“蒙”喻心智状态,生动刻画了幼童未受教化的原始状态,兼具语言形象性与文化深意。引用经典辞书可佐证其释义权威性,而历史文献用例则印证其语用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三尺童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ān chǐ tóng méng,主要用于形容年幼且尚未通晓世事的儿童,带有中性色彩。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用法

  1. 文学典故:
    该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后演变为“三尺童蒙”。
  2. 经典引用:
    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诸葛亮曾用此语:“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凸显孩童的纯真视角。

近义词与反义词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更多用例,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白朱朱半上半下参知草稾朝廷淡生涯递过顿卒二天发踪指使肥溜溜给散勾阑购悬瑰质函夏荒昧回聘瀸淖计不反顾接班洁身自好解鞅境头具器食开兑考迹伶便落的鲁日冥悟茗战目乱精迷喃喃笃笃凝滑鸥保品位蜣螂之转墙头一棵草,风吹两边倒千人石秋输铨取三终三族蛇委使物收信人水能四绝碑司祝他志腾矫蛙吠罔死渥然献策虓豁嚣喧孝子慈孙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