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鉴寐的意思、鉴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鉴寐的解释

亦作“鉴寐”。假寐,不脱衣冠而睡。鑑,通“ 监 ”。 晋 陆云 《岁暮赋》:“彼鉴寐之有时兮,亦始卒之固然。”《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夙夜战惧,不遑鉴寐。”《梁书·武帝纪中》:“兴言夕惕,无忘鉴寐。”参见“ 监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鉴寐"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假寐"状态,即闭目养神而未真正入睡。《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时,将其训释为"假寐,和衣而卧"的状态,强调身体处于休息姿态但意识保持警觉的特性。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鉴"字本义为铜镜,引申出"审察"之意;"寐"字从甲骨文时期便指"卧眠",《说文解字》释作"卧也"。二字组合产生的"鉴寐",体现了古代汉语构词法中动词性语素叠加表意的特点,字面可解作"审察着睡眠状态",实际指代介于清醒与沉睡之间的特殊生理状态。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贤臣良将的勤政状态。如《后汉书·马融传》"鉴寐寤叹"的用例,生动展现忠臣心系国事、夜不能寐的形象。《昭明文选》中陆机《赠顾交阯公真》"鉴寐惟耿"的表述,则强化了这种半睡半醒状态所承载的忧思内涵。

现代汉语研究中,学者通过对比"鉴寐"与"假寐"的语义场差异指出:前者更侧重主观意识层面的警觉性,后者偏重客观身体姿态的描述。这种细微差别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义项排列顺序中得到印证,将"鉴寐"归入心理活动类词汇范畴。

网络扩展解释

“鉴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词源与用法

  1. 通假关系
    “鉴”通“监”,意为“监察、观察”,此处引申为保持警觉的短暂休息。

  2. 文献例证

    • 晋代陆云《岁暮赋》:“彼鉴寐之有时兮,亦始卒之固然。”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夙夜战惧,不遑鉴寐。”
    • 《梁书·武帝纪中》:“兴言夕惕,无忘鉴寐。”
      以上例句均体现“鉴寐”用于描述在忧惧或忙碌中无法安眠的状态。

现代应用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出现在古籍或仿古语境中。其近义词为“假寐”,反义词可对应“熟睡”“酣眠”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寐”的单独释义(如“入睡”“夜不能寐”),可参考相关字词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宝枕弊端蔽体刬刻蝉緌翠娥耽色铞子贰离烦数非横佛寺服畏该徒干持高瞻远瞩诡话海棠果洪韵黄支胡福憓征碱地简宪噍类脚梯教学嘉世积获进出口九九九属课职空牀口水话厖眉鮎鱼缘竹竿睨笑逆治皮袄蚍蜉戴盆妻弟奇货可居轻鸿起首栖游塞途上苍升号豕鱼税金铜筋铁骨未了公案微意无里舞榭歌台缃简销弱霞腾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