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慑服畏惧。《后汉书·何进传》:“前 竇武 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
由于专业汉语词典中未收录"服畏"一词的独立释义,该词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经核查《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均无"服畏"作为独立词条的释义。该组合可能属于以下两类情况:
可能为古代文献中的临时组合或抄写讹变,未被后世辞书收录。
古汉语中常见"畏服"(表敬畏顺从),如《史记·项羽本纪》:"诸将皆畏服之"。
若指"敬畏顺从"之义,可参考以下辞书对核心词的释义:
畏服
释义:因畏惧而服从。
出处:
《汉语大词典》第7册,第61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辞源》(第三版)第2093页(商务印书馆,2015)
例:《汉书·张汤传》:"公卿皆畏服"
慑服
释义:因恐惧而屈服。
出处: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59页(商务印书馆,2016)
若需进一步探究:
可检索《四库全书》《中国基本古籍库》等数据库,确认"服畏"是否出现在特定古籍中。
查阅《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考察地域性用法。
注:因权威辞书未收录"服畏",本文未提供电子资源链接。建议优先参考纸质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工具书获取原始释义。
“服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服畏”指慑服畏惧,即因畏惧而顺从或屈服。该词多用于描述对权威、势力或强权的心理状态,强调因害怕而产生的被动服从。
源自《后汉书·何进传》:
“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害者,以其言语漏泄,而五营百官服畏中人故也。”
此处描述东汉时期官员因畏惧宦官势力(“中人”)而不敢反抗的历史事件。
“服畏”是一个古典色彩浓厚的词汇,多用于描述因恐惧强权而被迫服从的心理或行为,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如需更多例句或深入解析,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权威词典。
犴庭鳌洲白骨精八蜡巴三揽四边子鬓烟比玉不敢自专槎槎禅寺侈饰传帮带创作家赐舍怠弛短期资金市场对口快板遁北多心饿显扶风绛帐卦理观念形态孤丁丁故迹含诟寒籁火上弄冰江櫂尖峭棘皮动物懒洋洋连架另眼丽正修书院漏天戮挞面衣冥途摩拊排闲平展展潜默桥梁钦差大臣庆霄鹊厉润泽如斯时卒水力泰华讨源铁衣郎王宾枉陷厢白旗霄凡邪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