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膀和屁股。借指人或牲物的全体。《庄子·达生》:“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我当卖剑买牲牢,再埽灵宇陈肩尻。”
“肩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文献来源综合理解:
基本含义
根据权威资料(),“肩尻”字面指肩膀(肩)和屁股(尻),常引申为借代人或动物的整体躯体。例如《庄子·达生》中“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描述祭祀时将整个躯体置于礼器上,宋代孔武仲诗中“陈肩尻”也暗含献祭完整牲灵之意。
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庄子》和宋代诗文(),多与祭祀、礼仪场景相关,强调躯体的完整性,而非现代常用的比喻义。
可能的引申争议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其作为成语表示“关系亲密、互相依靠”,但此用法未见于经典文献和权威词典,可能是现代误传或方言引申,需谨慎使用。
建议:若用于学术或正式写作,建议以“代指整体躯体”为核心释义,并引用《庄子》等古籍例证;若需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核查可靠性。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确认细节。
肩尻(jiān kāo)是一个多音字,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按照拆分部首和笔画,肩尻可分为:“⺼”(肉)+“臼”(jiù)
肩尻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在该书中,肩尻用于描述人体的相关解剖术语,指的是人体背部和肩膀的部分。
肩尻的繁体字为“肩尻”。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汉字的结构和部首的形态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是在“肩尻”这个词中,拆分部首依然是"⺼"和"臼"。
1. 他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肩尻酸痛。
2. 这个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肩尻肌肉。
1. 肩膀(jiān bǎng):指人体背部肩膀部分。
2. 尻骨(kāo gǔ):指人体臀部的骨骼。
近义词:肩部、肩膀、肩胛骨
反义词:腰部、胸部、头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