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江洋大盗的意思、江洋大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江洋大盗的解释

江河湖海上行凶抢劫的强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明史·张可大传》:“﹝ 张可大 ﹞分守 瓜洲 、 仪真 ,江洋大盗敛迹。”《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一向本是江洋大盗;因他善于使船,专能抢上风,踅顺水,水面交起锋来,他那隻船使的如快马一般。”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三章一:“ 童先生 既然武艺高强,又带着兵,干啥不去捉那个江洋大盗呢?捉住了有二千两银子的巨赏呢!”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江洋大盗”是汉语成语,指在江河湖海上抢劫行凶的强盗,现也引申为形容行事霸道或危害极大的恶势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原指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抢劫的强盗,强调其活动范围广、危害性强。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2. 历史背景与出处

    • 词源与地理关联:古代“江湖”常指水域环境,如梁山泊等,因水域复杂易藏匿,成为盗匪聚集地。明代文献中已明确记载“江洋大盗”一词,如《明史》提到张可大治理瓜洲时“江洋大盗敛迹”。
    • 文化扩展:明清小说(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进一步强化了“江湖”与盗匪的关联,使该词融入民间叙事。
  3. 用法与例句

    • 本义:描述水上劫掠行为,如“这一带常有江洋大盗出没,商船不敢独行”。
    • 引申义:现代可比喻危害社会的恶势力或霸道之人,例如新闻标题“南京截获‘江洋大盗’谷斑皮蠹害虫”。
  4. 相关历史事件与文学形象

    • 真实案例:1911年意大利人佩鲁贾盗窃《蒙娜丽莎》,被称为“江洋大盗”,因其跨国作案且动机涉及民族主义。
    • 民间故事:传说中“江洋大盗”常被赋予侠盗色彩,如杭州故事中盗贼智斗官府的情节。
  5. 词语结构
    由“江洋”(广阔水域)和“大盗”(大规模盗匪)组成,凸显其活动范围与危害程度,含贬义,多作主语或宾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文学引用,可查阅《初刻拍案惊奇》《明史》等原始文献,或参考权威词典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江洋大盗》的意思

《江洋大盗》一词形容那些在江洋(即江河湖海之间)上活动的大规模盗贼。这些盗贼常常利用水路进行抢劫、掠夺和劫杀,给江洋沿岸地区的居民带来巨大的危害。

拆分部首和笔画

《江洋大盗》一词的拆分部首为“江”和“爿”,拆分笔画为8画。

来源

《江洋大盗》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明代吴镇宇的《水浒传》一书中。这部小说以描写宋朝时期的盗贼英雄为主线,其中就包括了许多江洋大盗的故事情节。

繁体

《江洋大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江洋大盜」。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时候《江洋大盗》一词的汉字写法可能有较大变化,具体写法需要查阅相关古代文献。

例句

1. 这个地方曾经是江洋大盗喜欢活动的地区。

2. 英雄们联手打击了一伙江洋大盗,保护了百姓的安全。

组词

江洋、大盗、*********、洋流、盗贼

近义词

江河巨盗、水贼、海盗、劫富济贫者

反义词

守法公民、义士、正义使者、维护安全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